新浪山东 资讯

齐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多维发力筑保障 精准助学暖人心

教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齐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线上线下结合家访为基础、典型示范为引领、党员带头的朋辈帮扶为纽带,构建起“精准认定+典型引领+党员朋辈护航”全方位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与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筑牢坚实根基。

学院坚持“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原则,创新开展线上线下结合家访。针对跨区域学生家庭,通过视频连线、电话访谈等线上方式,详细核实家庭状况、生活困难和需求等关键信息;对本地及周边地区学生,由辅导员们组成的家访小组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倾听家长诉求,确保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精准无误。走访过程中,辅导员还向家长介绍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同步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学院注重以榜样力量凝聚奋进动能,举办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分享会。获奖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在家庭经济压力下坚守学业、勤工俭学的奋斗故事,细致讲解奖助学金申请流程、高效求学方法与时间管理技巧,鼓励学弟学妹“以学立身、以勤补拙”,生动传递“自立自强、向阳而生”的正能量。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能面临的学业适应、规则认知、心理调适等多重难题,学院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优势,创新推行“党员+朋辈”双驱帮扶机制。导师选拔严格遵循“政治过硬、学业优异、责任心强”的核心标准,优先选拔获奖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定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设“政策小课堂”,精准解读校规院规、奖助学金评定细则等内容;同时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色,协助学生制定个性化求学计划,针对性指导课程重难点突破,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

资助育人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优化助学体系,深化家校协同育人,不断探索资助育人新模式,让助学工作更有温度、更有力度、更有深度,全方位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