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济南市“彩虹桥・幸福成长新生态” 家园社协同育人工作推进会举行
教育
关注11月27日,济南市“彩虹桥·幸福成长新生态”家园社协同育人工作推进会在济南高新区劝学里幼儿园举行。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苏伯富,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艳,济南高新区管委会教育文体部党组书记、部长高一鸣,济南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处长常淑红出席会议。
会议开始前,各区县学前教育分管领导、学前科负责人、教研员、幼儿园园长代表,高新区劝学里社区代表、家长代表等参观了高新区五大幼教集团精心布置的家园社协同育人成果展示。各集团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玺悦幼教集团以项目化社区联动为特色,打造“家长助教团”“行走的课堂”等品牌活动;珑悦幼教集团打造“幸福+”教育样态,形成“10分钟幸福生活圈”;劝学里幼教集团通过亲子美育课程,营造沉浸式育人新生态;泰和幼教集团聚焦“阅读、环保、成长”,携手家园社共创有声快书;春晖幼教集团则深耕非遗葫芦课程与“汇动”运动课程,以课程为载体紧密连接家庭、幼儿园与社区。展示内容丰富多彩,为活动奠定了开放、互动、高效的基调。
济南高新区管委会教育文体部党组书记、部长高一鸣在致辞中表示,家园社协同是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作为教育改革先行区,高新区创新实施了以“赋能公民素养提升,润泽文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全环境立德树人“三引导”行动,建立了覆盖学校和社区“双轨三级”机制,构建了“510N”课程体系,并打造了校园开放月、“伙伴+”学生成长共同体等四大平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域共享,扎实推动了全面育人。
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苏伯富在讲话中指出,济南市在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亮点纷呈,不仅首创“全家共成长”品牌,更推出了全国首个区域性的《家庭教育指导纲要》。其中,高新区创新实施的“三引导行动”成效显著,尤其是区内五大幼教集团,形成了特色鲜明、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同育人样本,为全环境立德树人提供了宝贵的地方经验。
在经验分享环节,济南高新区作为区县代表,系统介绍了家园社共育的区域实践。该区通过建立“三维五阶”协同机制与“510N”启蒙课程体系,为家园社三方共育提供了制度与内容支撑。在实践层面,该区创新“汇动赋能”体育模式,使幼儿运动能力提升25%-30%,亲子运动参与率跃升至90%;整合千余名志愿者与30余处社会场馆资源,搭建常态化开放、公益化延时、品质化亲子课程三大平台,年服务家庭超3万个,推动社区从传统活动场地升级为立体化育人共同体。
来自各区县的优秀园长代表分享了各自在家园社协同育人一线的实践案例,内容涵盖家园沟通、资源整合、课程开发等多个方面,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启发。
在圆桌论坛环节,山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苏伟担任主持人,与园长、教师、家长及社区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家园社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与长效机制”展开深度对话。各方聚焦家园沟通壁垒的破解、社区资源的高效融入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的可持续性等关键议题,进行了务实而富有建设性的交流,现场思想碰撞热烈,成果丰硕。
济南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处长常淑红表示,本次“彩虹桥”活动是济南落实家园社协同育人政策的生动实践。全市各区县及幼儿园以课程创新为核心、以资源整合为纽带,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全域共育生态,既夯实了学前教育育人根基,更探索出符合幼儿成长规律的协同路径。
活动最后,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艳作总结讲话。她充分肯定了高新区实践的示范价值,表示要凝聚共识,明确协同育人的核心意义;要聚焦内涵,抓实协同育人的三大关键,要携手同行,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她强调,各区县要聚焦关键环节,因地制宜打造本土化的家园社协同育人模式,鼓励各幼儿园大胆创新实践,形成“一园一品”的生动局面,共同谱写济南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