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小提琴家VERONIKA大师课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成功举办
教育
关注11月4日,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艺术魅力的小提琴大师课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精彩上演。乌克兰知名小提琴演奏家帕拉马丘克・维罗妮卡(Palamarchuk Veronika)受邀来校,以“浅谈小提琴的起源与发展 弦上的时光之旅——从雏形到经典”为主题,为现场师生与校外艺术爱好者带来了一场跨越世纪的大师课。本次大师课由钢琴家、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国际钢琴艺术中心主任宋飞主持,小提琴演奏家程冠又全程提供专业翻译,最终在热烈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幕。
作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次大师课亦是学校年度美育系列活动的亮眼篇章。一直以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秉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美育宗旨,通过大师课、音乐会、艺术展演等多元化形式,让师生在沉浸式艺术实践中涵养审美情趣、厚植文化自信,为校园美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受邀来校授课的Veronika大师,拥有深厚的专业积淀与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她师从世界著名小提琴家瓦塔皮亚纳娃,毕业于乌克兰敖德萨国立音乐学院小提琴演奏专业并获硕士学位,曾任职于乌克兰国家交响乐团、乌克兰南方国家歌剧院等顶尖艺术团体,深厚的专业积淀与丰富的舞台经验,让此次大师课备受期待。
课堂上,Veronika大师以“时光之旅”为叙事脉络,带领听众追溯小提琴的百年演变史:从埃及“里拉琴”的原始雏形,到意大利阿玛蒂家族的三弦形制,再到四弦定弦法的确立,直至斯特拉迪瓦里琴型巅峰,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被讲解得清晰透彻。同时,她结合巴赫《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等经典曲目,深入解析了意大利、法比、德国等主要演奏学派的艺术特色,让在场听众直观感受“乐器皇后”跨越世纪的艺术魅力。
本次大师课的成功举办,为学校师生带来了多维度、深层次的价值提升,其影响贯穿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与学校建设三大维度。
于学生而言,这是一次打通理论与实践的艺术洗礼。Veronika大师将小提琴发展历史与演奏技巧深度融合,既解答了“小提琴为何能兼顾独奏与合奏表现力”等专业疑问,更通过现场示范演奏传递了国际化的艺术审美标准,帮助学生建立起“从乐器演变理解作品内涵”的专业思维方式,切实增强了艺术自信与专业认知。这种“课程+活动+场景”相结合的方式,将艺术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全过程,使每一次艺术体验都成为心灵滋养与审美教育的延伸。活动现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刘晓晴带来小提琴独奏表演,Veronika大师针对其演奏细节进行精准指导,让她及在场学生都收获颇丰。
于教师而言,此次活动搭建了宝贵的国际教学交流平台。Veronika大师的教学过程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从演奏技巧的拆解到音乐情感的传递,都展现出前沿的教学理念。学校教师通过观摩学习,不仅吸收了海外先进教学经验,更为优化自身教学模式、衔接国际音乐教育体系提供了直接参考,助力教学水平实现迭代升级。活动中,大提琴教师卫昱彤还与Veronika大师合作演绎经典曲目《卡门》,默契的配合,让现场观众沉醉于音乐的魅力之中。
于学校而言,此次大师课进一步彰显了学校国际化办学特色。作为引进国际艺术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态,更提升了学校在音乐教育领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将继续以“艺术节”为重要载体,深化美育与专业教育、国际交流的深度融合,推动“艺术进校园”活动常态化开展,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高校美育品牌,让艺术真正成为山外大学子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底色。
音符无国界,艺术共传承。Veronika大师课虽已落下帷幕,但它所播撒的艺术种子与学术热情,正在校园中持续生长。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也将继续搭建国际艺术交流桥梁,让更多师生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启迪艺术初心,助力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
撰稿:于锐宸
摄影:单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