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济南市高中化学“新课堂”成员交流研讨活动在济南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成功举行

教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核心素养落地路径,2025年10月22日,济南市高中化学新课堂成员交流研讨课在济南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成功举行。本次活动聚焦“离子反应”单元教学,通过真实情境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生动展现了两节富有创新性与示范性的化学课堂。

活动由济南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化学组教研组长吕全心老师主持,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中部主任盛连蔚、高中化学教研员陈葳、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姜言霞、校长张家鹏、副校长冯玉等专家领导,以及化学组全体教师、济南市新课堂项目4组和5组部分成员共同参与了本次研讨。

  真实情境驱动,趣味互动激活课堂

课堂展示环节,济阳一中朱学辉老师巧妙构建“水质检测”情境。他手持TDS检测笔,带领学生现场测定水质,直观认识电解质,更设计“电解质消消乐”互动游戏,将抽象的电离过程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趣味挑战,让化学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

大学城实验高中的辛昊鸽老师则以“污水处理”为贯穿主线,引导学生借助手持技术实验,亲身体验钡离子、氢离子的去除过程。课堂上,数字化实验设备绘制的精准曲线与AI动画对微观粒子的直观演示相辅相成,不仅帮助学生建构起对微粒间相互作用的认识,更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现代科技的巧妙融合。

  专家精准把脉,引领教学创新方向

授课说课后,评课环节精彩纷呈。山东师范大学姜言霞教授高度肯定了课堂中对“三重表征”化学思维的落实,她指出,从宏观数据到微观动画,再到符号表征,两节课均形成了完整的认知闭环,有效发展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济南市教研院高中部盛连蔚主任从大单元教学的角度,对情境创设的一致性与教学规范性提出了宝贵建议。高中化学教研员陈葳老师赞赏了两位教师用真实情境贯穿课堂的实践,同时为学生活动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

拥抱数字变革,赋能未来教育

活动最后,校长张家鹏作总结发言。他特别指出,两位老师的创新实践展现了新时代教师“文理兼备”的综合素养。他鼓励全体青年教师勇于挑战自我,积极拥抱教育数字化转型,善用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让人工智能成为教学创新的得力助手,让科技真正为教育赋能。

一支检测笔,连起生活与科学;一场游戏,激活思维与兴趣;一台智能设备,打通微观与宏观。本次研讨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碰撞。我们清晰地看到,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课堂上,教育创新拥有无限可能,学生核心素养正悄然生根发芽。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