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彩重阳 全国白内障日大科普】如何个性化选择人工晶体
商讯
关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白内障作为中老年人群首要致盲性眼病,其治疗目标已从实现“看得见”的基础层面,全面升级为追求“看得清、看得舒适、看得持久”的高质量视觉重建。选择不同的人工晶体,本质上就是选择术后长期的生活方式,这一理念正日益成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核心。
值此国家组织人工晶体集采政策落地一周年,又逢重阳佳节到来之际,为积极响应《“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中“持续提升白内障手术覆盖率”的号召,新浪健康特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肖璇教授,围绕‘如何个性化选择人工晶体’这一主题进行深入解读,助力公众树立科学认知,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人工晶体的特点与适用人群。
肖璇教授指出,目前主流的人工晶体主要分为单焦点、多焦点(双焦点、三焦点)和景深延长型。这几种各有其适用人群:
- 单焦点人工晶体适合预算有限,或合并有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等眼部复杂疾病的患者。它能提供清晰的远视力,满足开车、看电视等日常需求,但阅读等近距离用眼时需要佩戴老花镜。
- 多焦点人工晶体,尤其是三焦点人工晶体适合对远、中、近全程视力都有较高要求,且眼部条件良好的患者。它能同时满足驾驶、使用电脑、阅读等多种需求,特别适合生活方式活跃、注重生活品质的中老年人群。
- 景深延长型人工晶体则适合对视觉质量要求高且对光线敏感的患者。它在提供优质视觉的同时,能显著降低眩光、光晕等夜间视觉干扰,实现看得清又看得舒适。
肖璇教授强调,人工晶体的选择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医疗决策,需要基于先进的术前检查、医生的丰富经验,以及患者自身生活需求的积极参与。建议患者与主治医生深入沟通,共同制定最适合的视觉质量提升方案。
值此重阳佳节,我们呼吁广大中老年朋友关注眼健康,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及早识别白内障等常见眼病信号。科学、个性化地选择人工晶体,不仅是重获清晰视界的关键一步,更是守护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让我们共同关注“眼”前光明,以更清晰的视界,拥抱健康与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