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齐鲁师范学院)顺利开展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教育
关注为进一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充分发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相关通知精神,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齐鲁师范学院)于9月15日至21日组织开展了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
文化融合展新意:推普周启动仪式文创与书法展示
在推普周启动仪式上,齐鲁师范学院两项展示活动亮点突出。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推出“齐鲁地域文化遗产”系列文创,将语言文字元素巧妙融入古城雅韵、年画等传统文化主题,实现文化传承与语言推广的有机统一。美术学院举办“君子文化”书法篆刻互动展,借助团扇、篆刻、传拓等形式弘扬书法艺术,展现普通话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服务社会显担当:青年志愿者推普进社区
依托“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平台,启动“携手普通话,青春实践行”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面向老年人、青少年及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近500余人,开展精准普通话辅导,切实帮助居民克服语言沟通障碍,增强普通话应用能力,助力社区语言环境建设。
校园联动聚共识:“青年大学习”推普主题班会
各学院围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通过经典诵读、绕口令挑战、情景对话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主动说、规范说”普通话的热情,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语言氛围。
笔墨传承扬经典: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作品展
依托“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优秀作品,基地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系列微展,集中展示《旅夜书怀》《龟虽寿》等经典篇目书法佳作,推动汉字书写规范与普通话推广深度融合,营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传中华文化”的浓厚氛围。

古字新创融日常:“字”有主张古文字创意设计微视频推广
依托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字学”课程,基地联合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推出《“字”有主张》古文字创意设计系列微视频。学生将甲骨文等古文字与生活创意相融合,利用废弃纸盒、雪糕棍、帆布包、旧T恤等材料,创作出一系列可观、可感、可用的文创作品,让古文字走出课本、走进生活,在创新表达中激活汉字生命力,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基因的情感认同。

多维赛道促交融:“雅言传薪 语通华夏”普通话宣传大赛
大赛设置“普通话微课堂”“普通话述文化”“民族文化交融”三个赛道,分别对接学前教育、文化传承与民族交融等主题,近800名学生参加比赛,通过双语诵读、民族故事讲述等创新形式,展现普通话在促进文化认同与民族交融中的重要作用。

书香声韵润心灵:“讲好普通话,共读一本书”读书分享会
9月18日举办读书分享会,50名师生共读《活着》《百年孤独》等经典著作,结合个人体验畅谈感悟。活动设置诵读录制环节,实现深度阅读与语言表达的双重提升,充分展现普通话在情感传递与思想交流中的魅力。

常态荐读育氛围:“好书周周见”线上阅读推广
依托微信公众号每周推荐优质汉语言类书籍,持续激发学生对汉字起源与发展的兴趣,增强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推动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推普周活动结束后,基地及时总结归档相关图文资料,为后续工作积累经验。下一步,基地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围绕“童语同音”、规范书写、乡村语言建设等重点方向,持续推动语言文字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与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