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睛彩重阳 全国白内障日大科普】老花白内障合并屈光术后如何治疗

商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深化,白内障作为中老年人群首位致盲性眼病,其治疗理念已从实现“看得见”的基础目标,全面升级为追求“看得清、看得舒适、看得持久”的高质量视觉体验。对于同时患有老花白内障合并屈光术后等复杂性眼底疾病,或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共病患者,构建集“精准治疗、多病协同、个性化设计”于一体的综合诊疗体系显得尤为关键。

值此国家人工晶状体集采政策实施一周年暨重阳佳节来临之际,为积极响应《“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中提出的“持续提升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率”的号召,新浪健康特别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的徐雯主任,就‘老花白内障合并屈光术后如何治疗’这一复杂临床课题进行专业解读。

徐雯主任指出,对于曾接受近视激光手术(如LASIK、PRK)又面临老花和白内障的患者,其眼部结构已发生改变,无法适用常规白内障治疗方案,必须采取高度个性化的精准手术策略。

针对此类复杂情况,徐主任系统阐释了其核心治疗策略:

精准测算为首要挑战:近视激光手术改变了角膜形态,导致常规方法测量角膜曲率存在显著误差,直接影响人工晶体度数计算的准确性。术前必须尽可能获取患者屈光手术前的原始数据,结合现代光学生物测量技术,以精确计算植入晶体度数。

推荐飞秒激光辅助手术:飞秒激光能制作完美居中的圆形前囊口,为人工晶体的稳定植入提供基础,是实现精准屈光效果的关键。同时能显著降低超声乳化能量,更好地保护角膜细胞,减轻术后水肿,加速视力恢复。

人工晶体选择务实为重:由于角膜形态改变可能引入新的光学问题,需慎重选择多功能晶体。非衍射型景深延长型人工晶体是理想选择,能提供优质的远、中距离视力及可接受的近视力,且几乎不产生眩光或光晕,视觉体验舒适自然。

徐主任强调,治疗目标是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显著提升术后视觉质量,降低对眼镜的依赖。她建议患者应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建立互信,共同制定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在重阳佳节这个尊老敬老的传统节日里,徐主任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注中老年人群的眼健康问题,愿先进的眼科医疗技术能为更多长者带来清晰、舒适的视觉体验,助力他们享有高品质的晚年生活。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