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融汇中马 赋能未来|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文+职业技能”培训架设海外友谊金桥

教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日前,由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精心打造的第二届海右国际学院“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教育培训项目成功举办。来自马来西亚易卜拉欣苏丹理工学院、北吉隆坡国际学院的师生远渡重洋,与学院师生共聚一堂,在一周的沉浸式学习与交流中,深度体验了中国职业教育的雄厚实力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中文+职业技能”的职教出海模式写下了生动注脚。

以教为桥:共探专业前沿,共享职教经验

在9月21日的开班仪式上,学院党委书记刘雅涵对远道而来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是学院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的关键实践。海右国际学院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致力于让各国学员“学有所成、愉快体验”。济南市教育局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张勇高度肯定了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成果,他强调,这一模式是深化教育合作、促进人文交流的宝贵桥梁,并鼓励学员们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友好使者。

本次培训超越了简单的技能传授,构建了“专业交流、技能实训、文化体验”三位一体的融合学习体系。在专业建设交流环节,双方教师围绕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等前沿领域,就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展开了深度对话。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分享了在产教融合、赛教结合方面的“中国方案”,马方师生则带来了马来西亚的职业教育视角与技术需求,思想的碰撞为未来的课程合作与师生互换播下了种子。

以技会友:深入实训一线,感受中国质量

为使理论落地,学院开放了机电工程、轨道交通等院系实训中心。在高度仿真的现代化实训室里,马来西亚学员们亲眼见证了智能机器人精准操作,并亲手体验了关键实践环节。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娴熟的技能展示与先进的设备令他们赞叹不已。随后,学员们走入特别设计的双语课堂,在“理论讲解+实操演示”的沉浸式教学中,迅速掌握了技能要点。这种“眼见为实、动手为证”的教学方式,让中国职业教育的“高标准、严要求”深入人心。

以文化人:漫步历史文化,体验非遗魅力

掌握技能之外,理解文化语境同样重要。项目精心安排了丰富的文化浸润活动。从承载千年文明的山东博物馆,到儒家文化圣地“三孔”,学员们一路行走,感知着中华历史的厚重。在校园内,汉语日常用语教学、中国书法体验等文化工作坊,则让学员们在笔墨纸砚间体验了中国非遗的乐趣。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文化的隔阂悄然消融,友谊的桥梁无声架起。

硕果盈枝:收获远超预期,友谊地久天长

在9月26日的结业典礼上,学院副院长马晓天为全体学员逐一颁发了结业证书。他热烈祝贺学员们顺利完成学业,并寄语大家将所学所感化为促进合作、传播友谊的力量。

“这一周的学习经历,彻底更新了我对中国职业教育的认识。”来自马来西亚北吉隆坡国际学院的学员黄德勇作为发言代表激动地表示,“培训内容安排科学,专业交流富有启发,文化体验魅力无穷。我们的收获远超预期,衷心感谢学院的精心组织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本届培训项目的成功举办,是学院深化教育对外开放、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的又一实质性成果。它不仅有效提升了学院在海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更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办学路径。未来,学院将继续深耕“海右国际学院”品牌,为培养更多知华、友华、具备精湛技能的国际化人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济工院”智慧与力量。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