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职业学院举办国培“专业群负责人建设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教育
关注8月18日至24日,山东职业学院举办山东省2025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专业群负责人建设能力提升(省双高)”项目,来自全省高职院校的79名专业群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本次培训由山东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继续教育学院共同推进,采用集中研修、岗位辅导等形式分阶段开展,特邀8位国内知名专家围绕立德树人、产教融合、职业本科人才培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数字化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职教出海等专题展开深入讲解与分析。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战略发展处处长白汉刚重点阐述了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形势,深刻分析了职业教育立德树人、产教融合、五金建设、职教出海等十二项发展任务的内涵及要求,明确提出了实施路径与发展举措。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孙善学系统剖析了专业的特征、功能与核心要素,清晰梳理了专业群的由来,分享了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典型案例,并就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进行了辅导讲解。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吴学敏系统分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抓住“五个关键环节”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路径,并重点介绍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理事长,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周建松科学分析了职业教育如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讲解了大思政工作体系的构建逻辑,并聚焦“五育并举”,就如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实施路径、方法举措。

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主任助理、教育培训处处长赵丽霞结合自身推动职教“走出去”的丰富经验,系统阐述了“职教出海”的政策背景、上一轮双高“职教出海”实践成果,并提出了“职教出海”升级版的实践路径。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丁文利围绕职业教育在强国建设中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及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分析了推动高职院校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董传民结合实践经验,从文化共生、校企共赢、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科教共促、团队共培六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产教融合的典型案例及实施路径。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张继春主任结合自身丰富工作实践,以鲜活案例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各类AI工具在日常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助力学员更好适应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推动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课程安排、培训保障等事宜,党委书记赵凤文亲自主持多场报告,副院长李新华全程统筹协调。智能制造学院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及学员生活保障等方面周密部署,并精心选聘国内知名专家授课,全方位保障了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
此次培训让学员深入领会了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切实增强了在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等领域的核心能力,为我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