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课堂:入基层 践初心 感巨变 促发展——齐鲁工大马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德州乐陵

教育
关注汇聚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7月10日至12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河红韵•知行铸魂”实践团赴德州市乐陵市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回望红色历程,赓续红色血脉
铭记过往足迹,方能明晰前行方向。“黄河红韵·知行铸魂”实践团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期间,先后到乐陵市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萧华将军革命文物陈列馆参观学习,重温党领导人民走过的峥嵘岁月,感悟凝结在红色记忆中的磅礴力量。大家纷纷表示,作为马院的学子,更需从革命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践行新时代青年责任与担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深化校地协同,共筑育人平台
搭建实践桥梁,同育时代英才。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期间,学院与乐陵市委党校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共建就业育人实践基地与社会实践基地。依托基地平台优势,为校地双方拓展多层次、多形式合作创造广阔空间。这不仅为马院学子提供了更优质的就业实习与社会实践条件,更致力于推动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促进社会职业需求、高校人才培养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机融合与价值共生,切实助力工大马院学子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成长成才。

深入基层调研,传递时代强音
扎根理论沃土,深耕基层田野。学院“黄河红韵·知行铸魂”实践团紧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走进乐陵市朱集镇社区开展理论宣讲和专题调研。青年学生们运用所学理论,深入研究乡村发展实际需求,结合基层特色,通过主题报告、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乡村振兴政策与科学知识进行“青年化”阐释与传播。有效推动了党的科学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以青春之声回应时代关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能与青春活力。

体察时代脉动,乐见城乡新颜
“黄河红韵•知行铸魂”实践团还深入乐陵市泰山体育博物馆、杨安镇调味品博物馆以及山东新飞达食品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走进朱集镇金丝小枣枣林、枣乡记忆展览馆、冀鲁边拓展训练基地开展社会调研,切身感受乐陵市特色产业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新时代以来我国城乡在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领域焕发出的蓬勃生机。通过实地调研,进一步坚定了实践团成员的理想信念,厚植了家国情怀,激励着成员们努力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发展的具体方案与智慧力量,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因磨砺而闪耀,使命因担当而光荣。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红色教育为魂、理论宣讲为媒、产业调研为基、文化探寻为脉,引导马院学子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融入广阔的社会实践,紧盯时代命题与社会需求,深耕专业沃土,精进学术研究,自觉担当起“在马言马”的理论传播者与“在马行马”的实践先行者,以实际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追求,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工大马院学子的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