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走进高校|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简介

教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是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唯一一所直属高校,也是全省唯一一所公办建设与环保类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80年的国家重点中专——山东省城市建设学校和始建于1984年的全国长江以北唯一一所环保类中专——山东省环境保护学校。建校以来,学校为全省建设、环保行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2万人,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业务骨干、企业高管、部门领导、知名学者、党政干部。

鲜明的办学特色

建校40余年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三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突出培育建设和环保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特色,遵循“三服务(服务区域经济、服务产业发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两推动(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原则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优化,形成“一个中心、四个支点”专业布局,即以住房城乡建设及运营管理类专业为中心,以生态环境类、艺术设计类、财贸商务类、数字信息类专业为支点,设有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建筑装饰与艺术设计系、建筑工程系、设备工程系、市政与交通工程系、生态保护与环境工程系、数字智能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建筑经济管理系、开放教育与国际教育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等12个教学机构。学校是山东省住建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建筑职业教育专业建设2个委员会牵头单位,是全国建筑低碳能源、古建筑行业2个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单位,是教育部认定的全国被动式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被评为全国建设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

完善的专业布局

学校目前开设43个专业,其中优势专业12个: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建筑工程技术、智能建造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建筑装饰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环境监测技术;全省独有专业8个:展示艺术设计、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市政管网智能检测与维护、智慧城市管理技术、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倾力打造的特色专业4个:古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消防技术、城市燃气工程技术、现代物业管理。43个在办专业中,已建成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形成2个山东省品牌专业群、4个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其中,12个专本贯通专业每年招生500人,专业数量和招生规模均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二位。

优良的办学条件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硬件条件优越。主校区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彩石街道,建有教学、实训、公寓、办公、餐饮、图书馆、学术交流等各类建筑物30栋,校舍面积30万平方米。校园中栽植163种园林植物,绿化覆盖率68%,三季有花,两季有果,四季常青,有2万平方米水面人工湖——彩珠湖和全国高校独具的天然泉——筑玉泉。主校区建有教学楼10栋、实训楼2栋,其中新实训楼是全国高等院校中面积最大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有教室189间、实验实训室152间,藏书11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64亿元。主校区建有11栋学生公寓,每间宿舍均安装冷暖风空调,被评为山东省高校标准化学生公寓,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先进单位。校内有2个学生餐厅,被省教育厅遴选为“山东省高等学校星级食堂”。校园中建有4处体育场、2个体育馆,有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标准场地和400米标准田径塑胶跑道。校舍消防设施齐备,楼内路旁摄像头密布,楼宇之间配有公共电动自行车,无线局域网全面覆盖校园,校园网实现教务、科研、后勤、行政等日常事务一网通办,师生工作求学生活安全便捷。学校是山东省平安校园示范校、标杆校,是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校、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

雄厚的师资力量

学校坚守“和谐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弘扬“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教风,带动“励志笃行,探求真知”的学风。目前教职员工75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32人,有教授66名、副教授175名,有博士22人、硕士369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60%。学校弘扬“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教风,建成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学团队4个、教学创新团队6个、名师工作室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有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优秀教师、优秀科技工作者、高层次人才、齐鲁首席技师、技术能手各1人,有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高校十大师德标兵、齐鲁最美教师各2人,有山东省教学名师6人、青年技能名师3人。

广泛的校企合作

学校坚持双元培养,着力加强校企合作,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学校与城乡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市政工程、装饰装修、房地产开发、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绿化、环境工程、工程咨询、物业管理等200余家大中型骨干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持续推进课程共研、教材共编、师资共用、专业共建。与学校形成全面战略合作、紧密型合作的企业主要是:中建三局、中建八局、中铁十局、中铁十四局、山东正元建设工程公司、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建筑设计院、山东建勘集团、同圆设计集团、济南市政设计集团、青建集团、山东建设建工集团、济南建工集团、济南城建集团、青岛德才集团、山东德泰集团、济南万泰装饰公司、绿地泉集团、潍坊恒信建设集团、济南水务集团、青岛水务集团、山东国辰实业集团、济南能源集团、奥德燃气公司、济南园林建设集团、山东环保产业集团、山东世博华创传媒公司、中正信造价咨询公司、山东建设监理公司、山东诚信行物业公司等。学校是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牵头组建的山东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是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丰富的文娱生活

学校坚持文化浸润,着力构建红色文化、绿色文化、黄河文化、建筑文化、班墨文化“五位一体”育人体系。学校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围绕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打造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实践阵地。组织学生广泛参与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班级艺术节、学生才艺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多渠道、多层次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学校学生社团数量多(46个)、范围广、活动频率高,既有全省高校闻名的“飞翔合唱团”,也有在全省大学生展演比赛中获奖的仪仗队,既有陶冶情操、姿态优雅的主持人、礼仪、书法、绘画、剪纸、陶艺、泥塑、摄影、舞蹈、插花协会,也有锻炼身心、增强本领的足球、篮球、武术、跆拳道、轮滑、舞狮、快板、相声、电商(直播带货)协会,每年加入社团的学生占在校生的30%左右。学校被命名为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全国高职院校“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品牌示范基地、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

全面的奖助政策

学校学生资助目前设有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泉城奖学金、学校鲁班奖学金;按照国家助学贷款办法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实行特殊困难补助、绿色通道、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免学费;孤儿、烈士子女、残疾军人免学杂费;服义务兵役入退伍(复学)学生实行学费减免贷款代偿等多项资助举措。

可靠的就业保障

学校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学生多方位拓展就业渠道。目前,已有约千家企业与学校建立联系,有500余家建设企业成为学院长期稳定的就业基地。2024年,学校被中国新媒体联盟授予“就业竞争指数融媒影响力奖”,被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授予山东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综合影响力年度十强”,被中国教育在线授予“高质量就业最佳服务高校”。

独具的行业优势

住房是重要民生工程,房地产业、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行的保障,绿色低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中央关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要求,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住建和环保行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智能建造、装配式技术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都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持续增加。独具的行业优势,为学校注入了不竭的发展动力,为城建学子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