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2025年驻鲁高校新增专业盘点,布局未来热门赛道!

教育
关注4月22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同步更新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 年)》,增列29种新专业。此次调整中,山东高校积极响应,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需求,新增一批契合前沿科技、对接新兴产业、聚焦民生热点的专业。不仅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选择,也进一步强化了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的快速响应。一起来看具体有哪些:
中国海洋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依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电子工程学院设立,瞄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战略需求,面向智能终端、移动网络、汽车电子等新兴产业应用领域,以专用高端芯片设计与系统级集成验证为核心方向,培养具有芯片设计全流程经验、具备系统架构思维能力、以及跨领域协同能力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
作为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紧密对接国家农业现代化战略需求,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体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缓解我国农业智能装备领域的人才缺口提供智力支撑。依托我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等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的深厚积淀,以及教学科研领域的显著优势,该专业精准对接农业智能装备工程领域的技术前沿,深度融合自主导航、智能设计、自动化控制、物联网及农业机器人等核心技术,构建了特色鲜明、系统完备的知识技能培养体系,为培养新时代农业科技人才筑牢根基。
青岛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生物医药数据科学3个本科专业
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是基于国家智能制造强国战略而特设的新兴专业,专业以智能材料为基础,以智能材料结构设计及智能材料制造工艺为核心,涵盖了材料、力学、电子信息、机械、控制、化学等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学科与工程联系紧密的特点。青岛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置,面向国家智能制造强国战略和地方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需求,致力于培养适应国家材料工业及相关领域经济建设需要,系统掌握智能材料的设计原理、工艺开发、性能测试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复杂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富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本专业领域内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是基于“行业急需人才”而特设的专业,山东省正处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发展期,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产业是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量巨大。青岛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依托电子信息学院设置,立足山东,服务华东地区集成电路产业生态,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具有扎实自然科学基础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备较高的国际视野,能够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从事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射频集成电路及其集成系统等产品研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
生物医药数据科学专业是“新医科”交叉学科领域的医学技术类专业,是国家《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设置的5个新医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之一。青岛大学生物医药数据科学专业依托基础医学院设置,是充分发挥青岛大学医学、计算机科学及其他优势学科优质教育资源的“医工、医理”交叉专业,面向数据密集型医学、数字医学和智能医学“新医科”,以健康大数据为抓手,构建面向未来的医学人才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未来医学前沿领域知识并推动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在医学健康广泛应用的能力,复合知识与核心能力(思想力、学习力、行动力)兼备、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兼备,国际化、跨学科、实战型的拔尖人才。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该专业依托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部,是一个聚焦科技创新、服务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被列为2019年教育部新增目录专业、2024年山东省发展急需专业。面向国家双碳战略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需求,面向山东省经济建设需要,设置先进储能技术、储能系统与安全两大人才培养方向。培养系统掌握储能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多学科综合知识、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够从事储能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等工作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济南大学:智能感知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2个专业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于2012年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是适应国家新能源战略需求开设的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新能源材料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制造与应用能力,并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发展潜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智能感知工程专业于2019年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是一门融合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多学科知识的新兴工科专业。旨在培养从事信息感知技术、信息转换技术、网络化与智能化技术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和工程应用的高级技术人才。
青岛理工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2个专业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是学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山东省“十强产业”布局的重要突破。该专业将聚焦芯片设计核心领域,深度融入区域产业生态,为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可控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领域发展的“基石”,也是山东省“十四五”规划中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学校此次获批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及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等专业资源,以“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芯片设计-系统集成”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兼具芯片制造-设计理论功底、工程实践能力及跨学科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是教育部2020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的新增专业,隶属工学、土木类。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综合了土木、水利、交通工程三大专业方向,实施前期厚基础大类培养、后期宽口径专业模块化教育的双阶段培养方式,在人才培养上更加突出“全面发展”。该专业面向未来国家城乡建设需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能适应于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就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等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研究型人才。
山东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运动训练2个专业
海洋信息工程专业属于工学中的电子信息类,是融合海洋技术、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创新的前沿工科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海洋学基础、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水声学和工程光学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掌握海洋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海洋大数据处理、海洋信息系统设计等核心专业知识;专业特色聚焦海洋观测和探测技术、海洋资源勘探、海洋信息智能处理以及相关海洋仪器装备研发。
运动训练专业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体育学类专业,融合了体育学、教育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学生主要学习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学校体育学、体育竞赛学、体育心理学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深入掌握专项运动训练方法与理论,涵盖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武术等多个运动项目;专业特色突出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教学、训练计划制定、体育赛事组织与裁判等核心能力。
青岛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该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网络安全防护、安全检测与评估、人工智能安全等核心技术,能够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从事网络空间安全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紧密围绕行业需求,课程设置涵盖现代密码学、网络攻击与防御技术、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网络安全评估与测试保护等核心课程,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致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品牌的一流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事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为筑牢国家数字安全屏障提供智慧支撑。
山东理工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数字经济、金融科技3个专业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掌握模拟、数字、射频集成电路及系统设计核心知识,具备良好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专业依托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注重基础与应用并重,校企协同育人,毕业生可在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系统开发等领域从事研发、设计与管理等工作。
数字经济专业是契合数字时代产业转型需求而设立的新兴专业。山东省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数字经济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专业依托经济学院设立,致力于培育拥有良好人文素养、创新思维与广阔国际视野的学子,使其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及数字技术专业知识,精通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区块链技术等前沿领域,能够在数字金融、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等领域,从事数据分析、商业模式创新、数字化战略规划等工作,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金融科技专业的设立是为了满足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催生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该专业通过跨学科融合,旨在应对技术变革与风险挑战,顺应国家战略和产业趋势,推动金融创新与监管协同发展。金融科技专业利用经济学院金融学科的优势,注重软件编程、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学习,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系统掌握经济金融学和现代信息科技理论知识,熟悉金融实务操作,能够将大数据技术分析方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于现代金融服务业,具备金融素养和科技技能的交叉创新型金融应用人才,更好为全国及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级金融人才支持和高端智库服务。
青岛农业大学:生物农药科学与工程专业
依托植物保护专业的深厚积淀,顺应生物农药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和生物农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构建了具有前瞻性的生物农药人才培养体系。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聚焦生物农药的研发、生产、应用等关键环节,培养能够在生物农药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战略需求,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备生物农药、绿色农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解决本专业复杂科学与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在生物农药、绿色农药领域开展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研究、设计与应用能力;熟悉国家关于农药、生物农药领域产品的生产、设计、研发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范、政策和法规;能在生物农药、植物保护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科学应用和市场营销的新农科卓越复合型创新人才。
青岛滨海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智能建造2个本科专业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特需专业,本专业以国家和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聚焦电化学能量存储与转化、光电催化、储氢等新型能源材料与器件,紧密贴合当前新能源产业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智能建造专业是面向以“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特色的建筑业转型升级国家战略需求,以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自动化、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工科专业。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智能建造技术应用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应对未来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需求。
聊城大学:能源化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数字媒体技术3个本科专业
能源化学专业是面向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能源结构升级转型需求,融合化学、化工、材料科学和能源技术的新兴学科。着力培养适应现代能源产业发展需要,掌握化学与能源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掌握传统能源和化学新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的原理和技术,能够在能源化学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管理和教育教学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是面向国家信息技术革命和半导体产业战略需求,深度融合微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多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具有工程实践特征的新工科交叉型专业。着力培养具备半导体物理基础理论、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先进制造工艺知识体系,系统掌握集成电路设计、EDA工具开发、半导体器件仿真、芯片封装测试等核心技术,能够在集成电路、智能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与开发、系统应用的运行及推广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面向国家“数字中国”战略和数字创意产业发展需求,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传播学等学科优势,结合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交互设计等前沿技术而构建的新工科专业。着力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数字内容创作、智能媒体开发、交互系统设计等核心能力,具备三维建模与动画、游戏引擎开发、影视特效制作、虚拟现实应用、大数据可视化等技术专长,能够在数字娱乐、新媒体传播、智慧教育、元宇宙空间构建等领域从事数字产品研发、智能媒体运营、沉浸式体验设计、交互系统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青岛黄海学院:工业智能、智能海洋装备、新媒体技术、数字经济、跨境电子商务5个本科专业
工业智能专业立足于人工智能国家科技重点发展战略,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对接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产业,突出“交叉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前沿性”的专业特色,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和创新意识,系统掌握智能建模与控制技术,智能传感与实时检测等理论知识与方法,能够在工业智能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与应用等工作,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智能海洋装备专业结合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海洋科学等多个学科知识,旨在培养掌握智能海洋装备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电控一体化等方面知识与技能,具备从事智能海洋装备工程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工程能力,有交流沟通与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具有职业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智能海洋装备结构设计、制造、检验、维修和管理等领域,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潜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新媒体技术专业面向新媒体行业,培养掌握新媒体理论与技术知识,具备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新媒体内容制作与运营、数字营销、社交媒体管理、数据分析与应用等领域,从事内容制作、技术开发和数据分析等工作,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潜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数字经济专业围绕山东省以及青岛市产业特点,围绕海洋经济、高端制造、橡胶、化工等行业,培养掌握数字经济及相关专业领域知识,具备运用数字技术、方法和工具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具有交流沟通与团对合作精神、创新意识、职业道德素养和社会化责任感,能够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围绕山东省以及青岛市产业特点,围绕跨境电子商务行业,致力于培养能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跨境电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各类金融部门和商品流通企业从事跨境电子商务运营、跨境数据分析及处理、专业咨询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山东政法学院:软件工程、养老服务管理2个本科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聚焦服务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推动工业、金融、医疗、交通、智慧城市行业领域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软件人才。
养老服务管理专业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致力于培养具有适应行业新趋势、养老新模式、老人新需求的养老服务管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泰山学院: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机器人工程专业为“新工科”专业,依托数学与统计学院设立,教学条件完善,学科基础扎实。该专业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地区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山东省“十强产业”和十一条标志性产业链,以及泰安市数字经济重点产业链,旨在培养能够在机器人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测试控制以及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持续更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