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大美新疆 研文旅发展 |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团 赴新疆调研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教育
关注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以扎实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2025年4月,学校观筑空间实践团奔赴新疆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和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新城西门村,开展“探大美新疆 研文旅发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调研新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建设的丰硕成果,用脚步丈量乡土温度,以实践感知振兴脉搏。
冰雪经济带动乡村振兴的“平西梁模式”

在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实践团成员被这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发展成就深深打动。村干部丁淑华主任介绍,平西梁村依托毗邻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的区位优势,探索出“冰雪经济+乡村旅游”的特色发展道路。“十年前我们村还是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人均年收入不足万元。”丁主任说,“平西梁村引入企业,采取整村搬迁的形式,开发建设丝绸之路山地度假区;随着农家乐、滑雪场等休闲项目加快成长,这里成为新疆冰雪旅游胜地,现在全村大多数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平西梁村通过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业的持续探索和不懈努力,如今已走出了“整村打造民宿”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绘就了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民族团结互助共促产业振兴的“新城西门村经验”

在吐鲁番市高昌区新城西门村,实践团重点调研了葡萄、电商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探寻该村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进步互促共融的特色发展之路。新城西门村是湖南援疆乡村振兴示范点,在援疆项目帮扶与驻村工作队支持下,村里成功引入葡萄精深加工企业,以及欧佰电商、丝路骄子等新兴经营主体,构建起完善的优势农副产品联产联销体系,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村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已成为村貌美、产业兴的幸福村。

葡萄产业作为吐鲁番的“金字招牌”,也是新城西门村的支柱产业。村委会主任艾斯卡尔·买买提分享了他带领村民开展葡萄产业品种改良,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提高葡萄产业效益的工作经验。

在红石榴电商直播孵化基地,正在直播的返乡就业青年向实践团感慨到“看着家乡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我很有成就感。”

这两年,新城西门村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得益于良好的村貌和坎儿井景区客流量,不少村民“顺势而为”,在家门口经营起农家乐、民宿,村民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越来越多。
此次赴疆调研实践,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给新疆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成员朱家辉分享心得“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我们要把这里的成功经验带回去,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成员王润泽说。观筑空间实践团计划将完成调研成果报告,并制作宣传视频,让更多人了解新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号召更多青年人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