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章丘区第五中学:让科学教育在“泥土”中生根发芽

教育
关注4月2日,章丘五中初中部举行的第一届“春华节”活动,告诉了我们答案。此次活动以“劳动育人、科学实践”为核心,结合春季播种与收获的农事活动,通过跨学科协作(劳动、生物、地理),引导学生体验农耕文化、探索自然科学规律,培养科学意识和劳动精神,在校园农场播撒希望的种子。

章丘五中校长万传兵致开幕词,拉开了“春华节”的序幕。万传兵引用《诗经》“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以周朝始祖后稷教民稼穑的故事,引出“播撒科学种子,收获劳动果实”的深层意义——让教育回归知行合一的本质,让成长扎根真实的生活土壤。劳动实践中永远蕴含着创新的火花,蕴含着生物、地理、语文、科技等跨学科的联动,让知识不再是零散的碎片,而是织就成认识世界的完整图景。把曾经贫瘠的土地耕耘成希望的田野,让劳动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希望将来会有这样的图景:五中学子既能用代码编写未来,也能用双手触摸大地;既能在虚拟世界畅游,也能在真实生活中创造价值,活出人生最美的模样。



播种活动开始了,老师们卷起袖子,抡起锄头示范,指导学生翻土、挖垄、播种。生物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结构,讲解对比不同土壤对发芽率的影响;而地理老师则结合自然条件,详细讲解了日照、降水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学生们认真聆听、仔细观察,大胆实践,翻地、调垄,施肥,播种,种苗,浇水,学得有模有样。














播种完成之后,学生们进行了油菜花为主题的插花艺术创作,生物老师及时补充讲解油菜花的结构、属性及价值功效,将科学知识巧妙融入艺术创作中。明黄的油菜花和孩子们的笑脸交相辉映,焕发着别样的生机与美丽。

















七年级2班的同学们进行了菠菜采摘活动,地理老师从旁引导,给学生们分析采摘时段和光照强度对蔬菜品质的影响。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采摘完了去年种下的菠菜,想必自己亲手种的菠菜吃起来更香吧。






经过一下午的辛勤耕耘,这次校园劳动实践活动在欢乐中落下帷幕。章丘五中副校长、初中部负责人倡议后续建立“班级责任田”的长期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的劳动的价值作用,让科学精神和劳动意识在实践中焕发无限活力!


《齐民要术》有云:“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在劳动中探寻科学真谛,在研究中升华劳动价值,五中学子会在希望的田野上收获智慧与汗水浇灌的累累硕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