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利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师生作“以孟子之境 展望未来”的专题报告

教育
关注3月29日,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利(Jenny Shipley)访问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在图书馆报告厅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以孟子之境 展望未来”的精彩报告。

国际篮联中央局委员、大洋洲篮协主席、2019中国篮球世界杯主席伯顿·希普利,孟子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孟亮,国策智库研究院秘书长朱娜,国策智库研究院执行秘书长郭俊昌,学校党委书记徐东升,校长孙承武,副校长王建,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恒强,校长助理孙熙轩出席报告会。报告会由国际交流学院院长张建威主持。

珍妮·希普利以孟子思想为切入点,结合自身从政经历与国际视野,深入探讨了儒家思想在现代领导力、全球治理及人工智能伦理中的现实意义。她认为,孟子的“仁政”与“中庸之道”等思想对当代社会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这些见解、思想和智慧源自早期文明中极为古老的一个时期,这提醒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都肩负着一定的领导责任。
珍妮·希普利表示,未来的领导者须具备“敢于畅想并实现愿景”的能力,要秉持仁爱、公正、负责且符合地区人民需求的领导理念,同时坚守道德责任与社会正义。珍妮·希普利围绕“未来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提出具体建议。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领导者需以民众福祉为先,明确目标,增强自身执行力;二是要有全球责任感,领导者需以“性善论”为基础,通过自我反思、家庭责任和社群关怀构建治理逻辑。三是要有道德勇气与批判性思维,在人工智能时代,领导者需平衡效率与伦理,“确保技术服务于人,而非取代人”。

珍妮·希普利强调,领导力并非精英特权,而是每个人的责任。她以毛利谚语“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人”呼吁广大师生学习先人的远见卓识,践行孟子倡导的自省与担当。她希望广大青年学子怀揣“改变世界”的信念去行动,从传统智慧中汲取批判性思维和伦理意识,以应对未来的复杂挑战。

报告会结束后,珍妮·希普利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现场师生反响热烈,并表示此次报告内容深刻,不仅丰富了学识,还开阔了视野,更为他们领导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哲学基础。

珍妮女士的此次报告会旨在通过对孟子思想的深度解读,呼吁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践行仁政理念和民本思想。孟子的道德哲学不仅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更是解决当下世界社会问题、推动和谐发展的思想资源。她希望广大师生通过继承和发扬孟子的思想精髓,不仅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社会挑战,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重提升,而且还能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理解,为构建更加和谐的全球社会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