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量丨齐鲁师范学院刘志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70后教授将责任铭刻在心

教育
关注生在70年代,刘志娥教授小时候常会看着夜空中的银河,畅想里面究竟有什么闪闪发光,长大后,对宇宙充满探索欲的她选择学习天文学专业,并成为了一名教师,现为齐鲁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天文教研室主任。不久前,齐鲁师范学院联合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借助“中国天眼”发现了一颗新的毫秒脉冲星,这是FAST基于山东省完全自有科研资源发现的首颗毫秒脉冲星,作为学校天体物理团队的负责人,刘志娥功不可没。

在刘志娥眼中,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她希望能够看到更多青年学子在自己的陪伴下快速成长,毕业后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为国家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对待学生,刘志娥既“严”又“宠”,她不允许学生出现任何不尊重学习的行为,也对他们的日常作业有严格要求,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符号错误,但同时,不管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她总会尽己所能提供帮助,“他们考研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我就把会议室借给他们,空调常开,他们需要电脑做项目,我就把机房开放,让他们随意使用。”

不管是“严”是“宠”,都源自刘志娥的责任心,“我的肩头背着一副担子,一头是学生,一头是家长。孩子们身上寄托着家长的希望,所以我的教学行为不仅会影响学生,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家庭。”从教多年,刘志娥时刻谨记“责任”一词,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她也从学生那里收获了满满的爱,哪怕只是毕业多年的学生捎来的一盒鲜花饼,也会令她因这份牵挂而动容。
不同于小时候的肉眼看星空,刘志娥和学生们已经能够借助大型天文观测设备看清楚很多星球,但了解的越多,他们想知道的就越多,对于广袤的银河仍保持着好奇。刘志娥表示,她会继续保持对教育的热爱,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自然,继续仰望星空,探索宇宙更多的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