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职教改革屡创先河!山东职业学院拓展学生自主成长的“N次方”

教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坐落于千泉竞涌的济南,山东职业学院的建校史可追溯至1951年的济南铁路机械学校,70余年栉风沐雨,这所积蕴丰厚的学校已经成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学校在省内率先实施“完全学分制”和“全员书院制”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模式改革,全方位深化校企合作育人,培养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轨道交通事业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完全学分制改革打破“一考定专业”壁垒

2019年,山东职业学院依托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学分制联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为目标,在省内率先实施了完全学分制改革,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运行体系。同时制(修)定了《山东职业学院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山东职业学院学业导师实施意见》《山东职业学院学生选课管理规定》《山东职业学院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办法》等系列文件,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相关文件指导下,学校初步建成了“实施学年注册、基于学分收费、以绩点提质量、依据学分毕业”的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构建了“专业内层级递进、专业间交叉融合”选课体系,打通各专业选课壁垒,加大选修课比重,增加课程资源,学生能够跨专业、跨学院选课,实现“四个自主”——自主选修课程、自主安排学业进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自主选择发展方向。

“每年10月份左右,我们会向大一新生征求意见,学生在自主选择主修专业的同时,还可以选择一个辅修专业,主辅修是可以转换的。”据山东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郭培谦介绍,学分互认和主辅修制打破了“一考定专业”的束缚,让学有余力的在校生通过获取不同学习成果提升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的统一。第一学期意向选择结束后,学校会在第二学期要求学生确认,在进一步熟悉专业内容、教学环境、职业规划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避免学生目标不清晰、扎堆选热门专业的情况。

“同学们会发现,自己与班里其他人既不同‘学’也不同‘宿’,大家一人一课表,表表都不同,因为每个人的专业、课程甚至宿舍都是自己选择的。”在“一人一案”人才培养模式下,山东职业学院实施学业导师制,每50-100名学生配备1名学业导师,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等,指导学生编制并执行个人学业计划,开展个性化指导,力求培养更多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全员书院制改革实现学生管理服务“零距离”

为进一步推动三全育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2020年山东职业学院在省内开创了完全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的先河,组建三味书院、桐林书院、易安书院、东岭书院、南山书院五大书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出“12345”全员书院制工作机制,积极实践“双院联动”“三院协同”,形成生活在书院、专业在学院、突出马院思政牵引,共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新格局。

书院依托学生公寓楼划分,实行属地管理,每名辅导员为一个管理单元,下设书社和宿舍,7至8间宿舍组成一个书社,4至5个书社划定一个辅导员管理单元,学团人员全部进驻书院,成立各书院党团组织,下沉到学生身边,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真实需求。与传统观念中同班学生“聚居”的观念不同,学校打破了专业和班级界限,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可同在一个书社、可同住一个宿舍,实现交叉融合、知识互补、个性拓展、全面提升。

“新生入学前可以在网上‘自主选宿’,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志向和兴趣选择社区(书院)、公寓楼、宿舍,还没见面就可以知道舍友是谁了。”大家以宿舍为基本单元,以书社为纽带,设计制作了代表各自特点的院徽、院训等文化标识,用文化长廊、荣誉墙、读书廊营造出独具特色的书院文化氛围。

全员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建设是对育人方式的探索,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施“学业导师、生活导师”双元制,书院《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方案》与二级学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双案并行”,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中培养起了高尚的人格、自信心及社会担当。“‘职’等你来”迎新工作品牌、“‘职’别青春 季忆留夏”毕业工作品牌、“鸿鹄计划”资助工作品牌、“鲲鹏计划”培训工作品牌……学校的育人工作做出了特色、做出了品质。

2022年山东职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全员书院制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获批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2023年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重点单位建设名单。学校将以学生核心竞争力、能力增长为长远目标,零距离服务学生,陪伴和引导学生成长,帮助学生不断增长成才的内驱力。

全方位校企合作赋能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多年来,山东职业学院坚持“为国家潜心培育合格人才,为企业量身打造现代工匠”的办学目标,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成立了济南城轨产业学院等4个产业学院,与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为等10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全面深化校企合作,2022年学校44个招生专业实现了校企合作全覆盖。

学校通过“三融三共三提升”促进产教融合走深走实,即专业布局与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发展融合,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融合,课程体系与岗位标准融合;共建三类基地,共同打造高水准师资队伍,共享科技创新成果;提升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契合度突破,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提升高质量社会服务水准。建立了11个企业员工培训进修基地,16个教师培养研修基地,10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全部招生专业均与企业签订了中国特色学徒制合作或现场工程师培养。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学校因多年来主动拓展教育国际合作,推动中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走出去”的亮眼表现登上了中央新闻联播。“在服务和融入教育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我们聚焦重点、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增强了中国职教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为‘一带一路’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山东职业学院至今已为“一带一路”及沿线国家培养了1170余名留学生,构建了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学生培养、海外职院共建、海外中企服务“四轮驱动”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体系,成功打响“国际山职”品牌。

据统计,山东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其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达到73.5%,实现了就业高数量、高质量、高满意度。未来,学校将继续服务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山职样板”,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山职方案”。

(文/新浪山东 王璐 张晓盼 图/王常玖)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