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济南市燕柳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李红 :学高为师 做教育事业的薪火相传者

教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问:从事教育行业多少年了?

答:989年师范毕业至今从事教育事业34年。

问:为什么要从事教育行业?

常常回忆起年少的自己,从懵懂孩子成长为有志青年,从成为乡村教师到齐鲁名校长、中国好校长,我感恩母校给我打开知识的大门,更感谢我的老师,是王玉真老师的关怀备至,教我学习,是苏宝刚老师的精神鼓舞,教我做人,更是林书宏老师的毫无杂念,投身教育的人格魅力,指引着我选择了教育这一终身职业,也让我成为他们教育事业的薪火传递者。

问:从业多年的感悟:

答:回溯教育的三字经

一、念好“勤”字经的魔术老师

1989年我师范毕业, 分配到姚家镇最南端的孟家小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铮铮誓言也化为点滴行动。我始终坚持勤字当头。勤了解、勤发现、勤解决。我带的第一个班只有30几名学生,70%的孩子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缺乏学习热情,每天放学后,低矮的教室、简陋的办公室里,都有我一遍又一遍给他们补习旧知,讲授新知的身影。“只要你们愿意学,我就有劲头教”是我的口头禅。我利用业余时间尝试自制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具。记得教学圆柱侧面积测算时,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变个魔术。”说着我故作神秘,拿出用废旧报纸连夜赶制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圆柱体模型,在孩子们惊喜的小眼神中,慢慢的把圆柱体展开贴在黑板上,一下激发了孩子们猜测和验证的兴趣。从此我便有了新的称呼“会变魔术的老师”。一件件“魔术道具”,一堂堂精彩的数学课,伴随着我和孩子们一起享受数学的快乐与力量。

二、坚守“爱”字经的陀螺校长

诚如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1997年,刚满27岁的我幸运的被任命为济南市姚家小学校长。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赤诚,我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改善“外来务工子女定点学校”办学条件成了我攻坚突破的“第一课”。从操场修缮、文化墙规划,到教学设备采购、功能室设计,我坚持当好“施工队长”,带领“一班人”大干、快干、连轴转,整整用了2个月的时间,彻底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教育耽误不起,孩子耽误不起,我要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完善硬件设施,更要提升办学品质。2005年,我们乘胜追击,抓住创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的机遇,那段时间我几乎把家安在了办公室,带领班子及党团员骨干教师,白天晚上连轴转,一天当成三天干。老师们笑称我”陀螺校长”。省规范化学校创建成功。我漫步在校园:光亮的塑胶跑道,绿树掩映的校园,正在绿茵场上追逐嬉戏的小学生,几乎让你无法辨认这是一所乡村小学还是城里的学校。

三、磨砺“新”字经的火花书记

2017年8月,我的从教生涯走到了第三个转折点,接任济南市燕柳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面对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新变革,带领全校师生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挑战”迫在眉睫。

白天我深入学校一线,晚上泡进书海研究破题之策。办公室里的杂志书籍我翻得卷了边,随笔摘抄堆满一层书架。我坚信依靠集体的智慧一定能攻坚克难。于是食堂里吃饭、操场边看操、校门口值勤、走廊上巡视,不管在哪有了好的思路随时随地与大家探讨。“来,咱碰撞碰撞,找找火花”成了我的口头禅。于是我又有了新称呼“火花书记”。2018年,在偶然翻看的专业书籍中,“项目化学习”的概念闯入了我的视野。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当年,我便带领学校教学团队3次赶往北、上、广“取经”“把脉”。在一番“头脑风暴”后,率先提出了“项目化”课堂改革。

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我们的校园结出了丰硕成果。《包不住的梦想》《济南荷花》等23项课题得到省、市一致认可,“阳光”教学体系获得教育部嘉奖,获评“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特色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校培育各级“教学能手”47人……让每一个学生成长为了“最好的自己”、每位教师最大程度发挥出自身的潜能。

问:教师节马上就要到了,您有那些话送给老师们的?

答:有梦想才会有力量,有奋斗才能有成功。让我们奔跑在充满梦想和奋斗的教育之路上。祝老师们节日快乐!你们辛苦了!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