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举行数字友好城市研究院签约暨院长聘任仪式

高校
关注8月11日-12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与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签署共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数字友好城市研究院协议。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常务校长刘先义、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主任杨勇共同签约。


同时,山东外事职业大学聘请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主任杨勇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数字友好城市研究院院长;聘请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胡春雨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数字友好城市研究院研究员。学校校长孙承武出席仪式,常务校长刘先义主持仪式。


仪式上,孙承武校长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他指出,作为全国首批职业本科试点院校,学校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工作,积极推进学校与产业结合,积极打造市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产教融合示范园区也于今年年初开工建设,预计明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作为以“外事”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有义务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为世界数字友好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他希望以数字友好城市研究院成立为契机,集中国内外各方优势资源,不断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开辟新路径。

杨勇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学校办学二十四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表示很荣幸能够成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数字友好城市研究院院长。未来是一个数字经济的时代,数字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友好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契约。数字友好城市包括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安全、数字友好社区、数字友好园区、数字友好贸易全球化、数字人才培养等诸多元素和体系,通过相关基础性的研究,更好地丰富未来城市发展的内涵。相信有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丰厚的学术土壤、人文土壤为后盾,研究院一定会在为我国共建数字友好城市共同体方面探索新路径,发现新方法。

胡春雨表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数字友好城市研究院的成立,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实现气候友好、数字友好、环境友好、能源友好及联合国制定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需要。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数字友好城市研究院是全国在该领域成立的第一个研究院,也是目前唯一的相关研究机构。研究院将积极承担国家课题研究,积极构建数字友好城市标准,组织专家开展数字友好城市建设方案的规划和指导。


双方承诺,将共同努力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国际化、多节点、跨学科、多圈层的数字友好、科技创新理论研发、理论创新、行业赋能和人才流动的工作平台,推动数字友好应用场景落地,并在数字友好城市、数字友好园区、数字友好社区、数字友好乡村、数字友好校园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