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省优质校"建设——推进专业建设高质量提升,助力人才全面可持续发展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2019年建设省优质校项目以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对接国家、省、市重大经济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区域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建设思路,以重点专业群建设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产教融合为途径,把牢专业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强化资源配置,加大投入力度,打造优势特色,专业实力全面提升,培养了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建立“面向市场、优胜劣汰”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学校建立服务区域新旧动能转化、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现开设高职专业50个,涉及装备制造、财经商贸、电子与信息、能源动力与材料、公共管理与服务等14个大类,100%匹配德州市“541”产业体系。其中2019年新增3个专业,调整3个专业;2020年新增5个专业,撤销4个专业;2021年新增8个专业,撤销5个专业,2022年新增2个专业,撤销1个专业,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初步建立。学校在贯彻落实“面向市场、优胜劣汰”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下,牵头制订山东省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6项。

(2)创新“课岗证融通、实境化历练”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在现有“课岗证融通、实境化历练”人才培养模式下,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类型,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培养亮点。学校各系部分专业探索“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混合所有制”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太阳能利用技术专业群探索“人才多元订单”培养模式;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完善“课岗证融通、实境化历练、阶梯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粮油食品技术专业群探索实施基于产教融合平台的“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模式;机电一体化专业、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

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被评为现代学徒制国家级试点专业,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被评为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并均顺利通过验收。

(3)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改革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的通知》(教材〔2019〕3号)及其他相关文件要求,学校制订了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材管理办法。2021年、2022年,学校立项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60项。对所有课程开展网络课程建设,进一步推动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截至目前,学校共建成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32门,校级网络化课程425门。

学校把“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就业本领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对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X”证书标准,结合现有实习实训条件,在原有25个证书的基础上,取消“X”证书4个,新增证书11个,证书总数达35个,所有专业均制订了课岗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证书模块融入课程体系,每个专业均有4-6门课岗证融通课程,同时完善实习实训条件,构建企业真实情景的教学环境,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2021届毕业生企业满意度达98%以上。

(4)构建“四德三能、五位一体”立德树人育人体系

基于职业教育文化自觉的大背景,学校实施文化强校战略,从理论层面厘定了“德能”校园文化概念和“四德三能”“德能”文化的育人理念。

德能鼎

学校“德能文化”的基本内涵:崇德尚能、以德为先、德能兼修、德能共长。崇德尚能是理念,以德为先是根本,德能兼修是过程,德能共长是目标。长期以来,学校打造了以“德能”为内核,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生态文化和精神文化“五位一体”,并融入企业文化、地域文化的“德能”文化体系;创建了理念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的“德能”文化育人体系;探索了第一、第二(课外)、第三(寒暑假)“三课堂”“德能”文化全方位立体有序推进的育人应用实践路径。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