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行你所行,无问西东 济南大学教师团队荣获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教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日前,教育部发布通知,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评选结果,其中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郑庚修教授负责的“绿色化学制造与精准检测教师团队”成功入选,全国共有200个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是济南大学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

据悉,济南大学“绿色化学制造与精准检测教师团队”共有教师39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国家教学名师、国家优青等5人,泰山学者等省级人才12人。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0年逐梦之路初心不改

从1995年开始,团队负责人郑庚修教授就开始钻研头孢抗菌素中间体活性酯关键技术的合成工艺研发,中间体是制作头孢药物不可或缺的关键,与不同物质结合,将会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起到更加精准的靶向作用。去年12月,济南大学化工支部党支部书记、团队骨干成员高令峰感冒去医院打针,“我用的药正是我们团队参与生产的头孢曲松。”

多年来,郑庚修致力于医药化工绿色化学制造与精准检测的创新研究,引领头孢类医药中间体制造技术进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支撑我国在头孢原料药领域跃居世界领先地位,突破坎地沙坦酯安全、绿色产业化技术瓶颈,生产制剂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目前,我们参与研发的3、4个产品在全球销量份额占70%。”高令峰说道。

科研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条探索之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郑庚修教授团队披荆斩棘,逐梦20余年蕴含着许多人的奋斗和心血。

早在2000年,实验处于初期阶段,实验室检测条件落后,“做出来的东西构型看不清楚”,高令峰说道。团队成员在每次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最终发现问题出在产品的吸水性上。“我们需要这个产品的熔点浮动在1℃以内,但有时候这个阈值会变大。”团队发现,因为空气中含有水分,当大家把成品从设备中取出后,直接装进袋子,步行约1公里到车间时,熔点已经发生了改变。发现这个情况后,团队及时将设备放入车间内,“成品经烘干后变得干燥,马上送入车间,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早年间,外国在相关制药技术上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只销售产品却对技术只字不提,郑庚修教授团队千辛万苦研发出的产品不被国外标准体系所承认,团队成员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击倒,在不断迭代、攻克技术壁垒的过程中,不仅创新了传统技术,团队研发的30余种产品,其中7个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还赶超了罗氏制药等老牌制药企业,一支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者正在茁壮成长。

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

从校企合作获得双赢

校企合作,共创双赢。目前,校企合作已成为一种趋势,郑庚修教授带领团队开展校企合作,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馈。团队进驻公司,走进车间零距离接触生产第一线,为公司提供智力支持,与齐鲁制药、鲁南制药、罗欣制药等知名公司达成了友好合作关系。团队坚持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4个和省级技术研发平台3个,成员“一人双岗”,全部进驻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得益于校企合作这种双赢模式,2018年开始,团队在“减排”等绿色化学制造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尝试。团队常年驻守在生产一线,了解企业的需求,这段经历给了大家启发——是否可以通过回收废气、废液,从源头上减少杂质,达到减排的目的。“原来企业处理溶剂大部分会运走、卖掉,或者找个大炉子焚烧处理。”高令峰说道,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高额的运输成本,还有易燃、易爆的危险。做了现在,团队通过增压、减压的方式改变沸点,达到减排的目的。

除了减排,郑庚修教授团队还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做了努力。 以化学方程式中的硫元素为例,如果有2个硫分子,企业原来最多能利用1个硫分子,经过团队的优化,现在2个硫分子能几乎全部利用,利用率能达到99%左右,还免去了原来企业处理废料的烦恼。

目前,团队构建了国际领先的头孢、沙坦、培南等药物及中间体绿色制造技术体系,引领产业升级,全球市场占有率60%以上,孵化高新技术企业8家,支撑金城医药上市,新增就业岗位5000余个;大约十年时间实现成果转化82项,累计新增产值480亿元、经济效益135亿元。

行你所行,无问西东

郑庚修教授团队潜心研学,遇到的困难大家愿意一起去找到问题所在。有时候在实验室大家用1千克的原料做实验结果是成功的,得到了白色液体,当这套流程进入车间,一次性制造2、30千克的时候就出了问题,得到的是黄色液体,有时郑庚修不辞辛苦前去北京查阅相关文献,最终大家发现是酸碱度出了偏差才导致了错误结果。

这样的经历是伴随着科研过程的,团队成员在没有看到结果的迷茫之时,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如一为了科研目标而努力。行你所行,无问西东,他们肩负大任心怀天下,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谈及绿色化学制造与精准检测教师团队这些年来取得的科研成就,郑庚修十分自豪,“我们团队付出的努力获得的最大成果,就是我们团队在2011年完成的第三代头孢抗菌素中间体活性酯关键技术并在我们的合作企业实现了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国际上首次以亚磷酸三乙酯替代三苯基膦工艺实现工业化生产,大幅度降低头孢的生产成本,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提供了保障,这是团队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拼搏的结果。”

目前,团队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个、国家工程教育认证通过专业2个,国家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一流本科课程各4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53项,省部级项目63项,发表三类高质量论文500余篇,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各2项,多项核心技术转化到齐鲁制药等企业。团队通过产教融合开发的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为企业提供了创新支持,与企业形成“人才引育+研发创新+成果转化”新型产教融合机制。团队形成了老中青传帮带、“产教-科教”双融合机制,紧密结合绿色化学制造与精准检测,全面推动医药化工领域研究创新,在新药研发成果培育等方面为行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郑庚修教授团队多年来对科研的不懈追求,正是对“黄大年精神”的最好诠释,郑庚修认为黄大年精神包含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以及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他和团队成员初心如磐,矢志不渝守着这份初心,并为此奋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郑庚修教授团队将眼光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社会发展和国家富强,他们把使命担当、积极作为、不忘初心刻在了团队的基因中,“让学术服务于社会,用社会助力学术提升,服务社会,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不断提高。”而这,正是这样一支科研梦之队朴素的心愿。

(文/新浪山东 于付天骄 张晓盼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