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双减百日谈——章丘区实验小学推进“1213”行动模式 探索“双减”密码

教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吹响了“双减”之战的号角,誓让教育回归育人本真,还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

目前,“双减”工作精准发力、按部就班地推进已有百日,在这铿锵有力的一百天,在这勇毅笃行的一百天,山东各地迅速落实相关工作,出台配套政策,用行动交上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深化“五育并举”教育思路

“1+N”课后延时服务顺风而行

在章丘区实验小学的操场上,有的孩子在打排球,有的在玩轮滑,还有的在练武术……在落实“双减”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减量不减质并赋能课堂科学育人,如何转变理念顺风而行,学校坚持五育并举思路,在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等方面多点发力、融合创新发展,已形成“1+N”课后延时服务模式。

在课后延时服务中,既包括看护、指导作业、答疑等基本服务,也包括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的艺术、体育、劳动等项目的社团活动。走进校园,处处充满了馥郁的书香气息。每一面墙壁都有一个文化主题,每个楼梯口、走廊处精心布置“开放图书馆”,成为了孩子们温馨的“悦读休憩站”。一直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通过建立班级图书角、举办读书节系列活动等为学生提供读书的机会和时间。

“双减”政策落地后,学生课余时间更加充沛,各级部语文教研组围绕“经典导读指引下的高效阅读”进行充分教研,结合课程实际精心准备了推荐书目,并针对不同年级印制了导读单,全班共读一本书。“我们会按时给学生发放导读单,导读单会把本周的阅读任务、对书籍内容的感悟等梳理出来,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完成导读任务。老师们也会采用读书分享、讲故事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爱上阅读,为他们打造一片阅读的新天地。”章丘区实验小学教学管理部主任王珍珍说道。

学校还别具匠心的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发了劳动教育的新形式,打造沉浸式劳动体验,让学生在校园劳动实践基地中参与农业种植活动。王珍珍表示,“我们的学生种植过丹参、麦冬、八宝、菊花和大青叶等等中草药,学校还组织学生采摘过冬瓜、刨过花生,种过大蒜,切实提升大家的劳动技能,引导他们在家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健康第一”是学校坚持的教育理念之一,学校成立了轮滑、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八段锦、武术、健美操等丰富多彩的社团,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势要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运动1小时,每人掌握1-2项运动技能的要求。周末,学校的大门也向学生、家长敞开,为想要运动的师生提供场地和机会。在运动新氛围的浸润下,学校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引导学生每天校外体育活动1小时。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场地高尔夫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济南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赛一等奖,济南市啦啦操比赛荣获特等奖,济南市校园健美操比赛一等奖、济南市小学生男篮乙组冠军等荣誉,让学生健康成长,受益终生。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以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等艺术课程为主体,开设了剪纸、陶艺、手工等各类艺术社团,帮助学生发掘艺术特长,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我们希望能引导孩子热爱生活、追求美好,成为向善向美的少年。”王珍珍说道。

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让课堂成为提质的发力点

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这是章丘实小掷地有声的承诺。学校不仅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全、开足课时,还在孜孜不倦地探索高效思维课堂模式。积极拥抱“双减”,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推行“双减”的过程中,学校的教育主体作用愈来愈重要,教师们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备作业,做好“三精”提高教学效能。学校严控作业总量,做到作业量、难度、形式分层。“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学校分层设计,会给他们布置1、2道拓展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会针对性的帮扶,实现了从‘大锅饭’走向‘自助餐’的转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提升。”王珍珍说道。

课堂不仅是学习的乐园,更是成长的沃土;不仅是减负的支撑点,更是提质的发力点。为提升教师教学专业水平、实践应用能力,学习开展了“112P”教师品牌教研活动,即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月一次研讨课、师徒结对共同成长和挖掘无限潜力(potential),为“提质减负”夯实基础。

老师们遵循“三问”思考教学设计,即学生需要怎样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如何在尊重和满足学生需求的前提下体验价值观。在课堂上,老师从小处着手,创设适切的情境,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建构,通过使用趣味授课工具,STEM等创意教学方式,让每位同学享受课堂。教学管理部、教研组依托章丘区“课堂观察记录表”对教研组的每位老师进行课堂诊断,积极探究各学科课堂的高效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等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家长与学校同向同行,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访、座谈等活动,向家长普及“双减”工作。同时积极开展义务辅导,三管齐下,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担任学校志愿者、校内讲座等方式,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盘活家长资源,完善班级、级部、学校三级家委会搭建共育桥梁。目前,章丘区实验小学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形成“1213”双减行动模式,并被评为2021年济南市教育系统表现突出集体单位。

章丘区教体局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续写提质增效的新路径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为满足学生课后服务需求,解决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打造有温度的章丘教育,章丘区教体局聚焦学生健康成长,从学习、生活多方面下手,一边做好“减”的文章,为学生减压卸下负担,让家长配合的工作少下来;一边做好“加”的文章,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工作时间量,拿出个性化课后服务方案满足需求,让服务更贴心。

为了让学生轻装就学,章丘区教体局出台了《济南市章丘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章教体行字〔2021〕66号文),确立了“早到可进校、进校有事做、做事有指导、晚走有管护”的课后服务总目标,并设置了学科辅导类、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传统文化类等9大类270个课后延时服务项目,满足学生的所想所需。

同时,章丘区大力推进进社区义务辅导活动,开展“家门口的自习室”。据统计,已与全区56个社区对接,设置了社区义务辅导点78个,参与社区义务辅导教师7294人,受益家庭5000余个。

各中小学积极推动全员辅导、特长辅导、个性化辅导以及社区看护,通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学效果”等家校协同,促进“双减”的有效落实。通过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监测平台,实施“双减”及课后服务半月报制度,畅通学校、家长信息直报渠道,使教育减负真正落到了实处,极大限度地缓解了家、校因接送照顾孩子之间的矛盾,对治理校外培训乱象起到积极作用。章丘区教体局不忘初心,积极探索“双减”密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未来将在“双减”和“实践”的融合中,续写提质增效的新路径。

(文/新浪山东 于付天骄 张晓盼)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