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与2020年新入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座谈

高校
关注近日,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与2020年新入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魏雪峰、陈雪叶进行了座谈并为两位教授颁发了泰山学者证书。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交通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徐东升代表学校党委向两位教授入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表示祝贺,鼓励两位教授以入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为学校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要求学校各级各部门、单位重视人才、关心人才、服务人才,做好人才团结、引领、服务工作,进一步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氛围,为人才成长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创造更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为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提供更多、更好、更优的发展平台,助推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徐东升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学校在“学科引领,一体两翼”办学思路指导下,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引进和培养,集聚了大批高层次人才。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按照学科需要、突出重点的原则,不断调整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精准引进博士以上人才近400人,引进培育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0余人,各位专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严谨治学、集智攻关,为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服务区域经济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专家服务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工作,围绕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搭建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团队,解决专家工作中、生活上的后顾之忧,确保专家能够安心干事创业,为学校学科建设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徐东升向两位教授介绍了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推动校地人才融合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当前,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正聚力突破九大改革攻坚,做强做优做大“十强”现代优势产业,烟台市也正在加快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作为省属驻烟高校,鲁东大学聚焦推动校地人才融合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围绕山东省“十强”优势产业和烟台市“八大”主导产业,在学科专业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升级、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中不断释放人才创新活力,尤其是在人才服务烟台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系列成绩。学校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滕瑶教授,以海洋智能装备与航天发射交叉融合为切入点,依托鲁东大学联合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业内骨干企业和产业园区牵头成立了“海上航天技术创新中心”,8个月内连续获批烟台市、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当年获批山东省单笔最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李正教授,开展三维电极探测器技术攻关,勇于攻克“卡脖子”技术,鲁东大学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整合资源组建集成电路学院,助力半导体集成电路及芯片研发;农林作物遗传改良中心女博士创新服务团队,紧紧围绕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把“企业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为服务宗旨,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学校与芝罘区人民政府合建鲁东大学实验小学,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作为重要使命,擦亮教师教育金字招牌和引领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此外,学校与地方、企业共建了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盈科法学院等,挖潜教产研“三个一”融合优势资源,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发展,推动学校教育、人才、创新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多向对接、交叉融合、协同发展。学校连续两年获得“十佳驻烟单位”。

两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分别向徐东升汇报了自己成长经历和研究方向,对学校为其搭建科研平台,配备实验室、办公室以及各职能部门提供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表示要在将来的工作中,主动担当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潜心治学,脚踏实地,凝心聚力,为学校学科建设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人才工作办公室和学院负责人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不断优化工作环境,密切思想联系,加强感情交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人才舒心、安心、放心,充分释放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活力,为学校学科建设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