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校走读计划?报考条件有哪些?与其他考生有何区别?报考前这些你应该知道!

新浪山东
关注很多考生家长比较关心省内大学走读的问题,除了因为家在本地,还有可能在这一政策下进行降分录取,可谓一举两得。那么省内走读的院校与专业有哪些?报考条件是什么?走读计划的考生与其他普通考生有区别吗?只有弄明白这些才能更好地报考高校走读计划。
高校走读计划,简言之,是指高校受所在地市财政支持,拿出部分专业单独对所在地市进行招生,考生入学后待遇、毕业证书、住宿安排均与其他普通考生相同,但是由于招生范围有限,高校走读计划专业的分数普遍低于学校录取分数线。同时,通过高考招生的走读计划属于国家统招计划,是部分高校与其所在城市合作协议的一部分,是对高校所在地考生的一种变相的招生福利。
偏低的分数要求降低了高校的门槛,因此对当地生源来说,走读计划无疑是一个进入高校的好途径,更是一个不错的机遇。作为一项能为不少考生带来优势的政策,走读计划在大力推行的同时也有着相对严格的条件,再加上高校走读计划是部分高校与高校所在地合作协议的一部分,所以报考学生必须拥有高校所在地的户籍。
以济南为例,对于在济南实行高校走读计划的学校,有济南市户口的考生就可以报考,同时,济南考生报考走读必须在本地高考。此外,高考报名相关细则中也明确规定,在外省借读、且学籍也在外省的山东籍考生,如果要想在山东高考,就必须到户籍所在县(市、区)招生办公室报名;具有山东户籍的非应届高中段学校毕业生则要在户籍县招办处报名;而对于具有山东户籍的应届高中段学校毕业生,如果户籍和学籍不在同一地,则可以选择在户籍或学籍所在县招办报名。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在有普通高校招生走读计划的市,考生如果将来参加该市走读计划录取,那么就必须符合该市的报名条件,并在该市参加高考报名,否则就不能享受有关走读计划的招生政策。
目前,山东省内开展走读计划的高校有5所,涵盖了济南、威海、青岛三市,包括山东大学威海校区(Y001)、山东财经大学(Y014)、山东建筑大学(Y015)、济南大学(Y016)和青岛大学(Y017)。其中,济南大学的走读计划专业有36个,山东建筑大学有15个,山东财经大学有8个,济南大学和山东建筑大学的走读计划专业与普通招生专业基本相同,山东财经大学的走读计划专业与普通招生会有区别,这三所济南高校招收的走读生要求均为在济南市考点参加高考的济南户籍考生,入校后跟其他学生统一编班,统一培养。以山东财经大学为例,在济南市考点参加高考的济南户籍考生均可报名山东财经大学的走读计划,包括市区和章丘、平阴、济阳、商河等县区。
除此之外,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的走读计划专业与普通招生专业也基本相同,面向的是在威海市考点参加高考的威海户籍考生,学生入校后跟其他学生统一编班,统一培养。青岛大学的走读计划专业有7个,面向的是在青岛市考点参加高考的青岛市户籍考生,且只招师范生。这里再次提醒考生,如果考生户籍为青岛,但是是在异地参加高考,也就是说准考证号不是青岛市的,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不予以投档,因此此类考生不能报考。
除了招生专业,很多考生也想知道走读计划的毕业证跟不走读的是否有区别,答案是否定的。不仅毕业证没有区别,在授课、收费、住宿等方面的待遇也都与其他普通考生完全一样,由学校统一管理。同时,如果考生以走读的方式被录取,也一定要走读上学。根据相关细则,济南走读计划并不意味着需要走读上学,这是因为走读计划是济南市政府与高校签订协议,给济南市生源的优惠政策,“主要是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培养相应人才。”
前面提到,高校走读计划专业的分数会普遍低于学校录取分数线,这个范围一般在10-20分之间。但是也与报考人数的情况有关,比如2017年山东建筑大学普通批理工类录取线是499分,而走读计划录取线却高于这个分数,为501分。由此可以看出,通过高校走读计划未必能够“低分上高校”。该政策仅仅提高了当地考生报考成功的概率,高校走读划投档线与普通专业投档线一般也控制在 10分以内,甚至还会出现高于专业投档线的现象。在这里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理性、谨慎填报志愿,同时考生和家长也应特别注意,由于政策的特殊性,参与此类政策的考生在报名结束后不再受理其要求更改生源地的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