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威海视频签约43个项目;淄川“第一村医”坚守一线

大众网-大众日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威海视频签约43个项目

记者 彭辉 通讯员 任现辉 报道

本报威海2月17日讯今天上午,威海招商引资项目视频签约仪式举行,以视频连线的方式,集中签约43个重点项目,合同项目11个,合作意向项目32个,其中外资项目18个,43个项目总投资约852亿元。

疫情发生以来,威海始终保持招商引资“面不见但线不断”,与投资方保持密切沟通联系,各区市、开发区招商引资团队在谈的项目抓紧推进,能签意向的项目先签意向,能签合同的抓紧签合同,已签合同的争取早日开工,一批内外资项目取得新的进展。

威海已经连续6天没有新增病例和疑似病例,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人数大幅减少,第一波输入性疫情的存量基本释放完毕。在此基础上,威海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对于当天集中签约的项目,威海相关区市和部门将一个一个地跟踪调度,尽快推动意向项目变成协议项目,协议项目尽快变成开工项目,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快速落地、快速启动、快速开工,争取更多当年签约、当年资金到位、当年建设、当年竣工投产的项目。威海鼓励外地员工迅速返回威海,支持企业采取包车接回的方法,对于企业经营比较困难的,政府给予包车补助。外地员工返回,企业找不到集中隔离点的,要求各区市、开发区帮助解决,并采取多种方法解决好外地员工进出社区不方便的问题。

平原省级重大项目3小时拿到施工许可证

记者 张海峰 通讯员 董娟 王亚群 报道

本报平原讯2月14日,刚刚入选2020年省级重大项目、投资15.1亿元的的联化科技(德州)有限公司精细化工生产项目二期三个单体施工,拿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上午8点半我向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提交申请材料,11点多就拿到了许可证,比预期早了两个多月,速度真是太快了!”联化科技(德州)有限公司RC办公室副经理王进亭说。

由于很多图审、设计、勘察等单位还没有恢复正常工作,再加上联化科技(德州)有限公司的施工合作单位都在北京、江苏等省外地区,联化科技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理遇到了困难。“我们从年前就已经介入了联化科技的项目审批,并对审批的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节后积极协调相关单位,通过远程办公、网上受理、容缺受理等举措,使联化科技向施工单位、勘察、监理等7方平台顺利地提交了资料。”平原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建设项目股负责人刘峰说。

记者了解到,平原市民服务中心的973项审批服务事项,全部提供网上咨询、预审服务,873项事项可以实现全程网上办理,并通过外网申办、内网审批、EMS免费邮寄等方式开展“不见面”审批,强化特事特办、帮办代办、一网通办、一次办好,最大限度压减办理材料、办理环节、办理时间。2月3日以来,平原市民服务中心受理群众电话4000余个,线上办件量322件,帮办代办数量593件。“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盘和关键点,不仅要在项目落地前期提供周全的服务,助推项目快落地、早见效,还要建立起服务项目的长效机制,提供一条龙的服务,确保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平原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张强说。

泰山“铁石心肠”的村支书

本报记者 姜言明 郑莉 本报通讯员 石法祯

腊月二十七那天,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党委召开支部书记会议,安排部署武汉回乡人员摸排工作。散会后,郭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方军来不及回家看一眼生病卧床的妻子,就赶到村委会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工作,一直忙到深夜才回家。第二天凌晨,刘方军的妻子因病去世。

在妻子去世后的第二天,刘方军不顾家人反对,坚持立即下葬,所有的程序全部从简。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刘方军说:“马上就要过年了,现在出现了疫情,要把防疫工作放在首位,作为书记必须带好头,不聚众,万一出了纰漏,怎么对得起西郭庄的老少爷们。”

大年初一,邱家店镇党委启动了新冠肺炎疫情I级响应。刘方军知道一场硬仗真的来了,立即“赶走”了从镇上回来陪他过年的儿子一家,并将80多岁的老母亲托付给弟弟照顾。因为过年团聚刚刚有点热闹的家,瞬间又冷清下来。儿子说他是铁石心肠,但刘方军没有多解释,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中。

刘方军带领村“两委”迅速制订防疫工作方案,村“两委”干部带领党员轮流值班。村里物资紧张,刘方军就带头捐款1500元,购买了帐篷、军大衣、口罩、消毒液等物资。大家都知道,这些年为了给妻子看病,刘方军已经快掏空了家底,因此都劝他少捐点。刘方军却说:“我家老人有弟弟照看,孩子有工作,钱留着不如花到最有用的地方。”

十几天的时间里,刘方军带头在检查点值守,从早上睁开眼,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才闭眼休息一会。后来领导找他做工作,让他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千万不能把身体累垮了,刘方军这才在每天晚上查完岗后回家歇歇。

淄川“第一村医”坚守防控一线

本报记者 马景阳 刘磊

2月9日早上9点,淄博市淄川区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谭亮“全副武装”,正在滨莱高速淄川收费站进行筛查工作。谭亮是派驻淄川区岭子镇刘家村的“第一村医”,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成为一名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战士。

“越是危急时刻越要使命担当,第一村医绝不退缩。”谭亮说,每个检测点一天之内大约要给1000人测量体温,对体温异常者还要再次测量确认,及时记录处置,“压力大、任务重,但咱得挺住”。

谭亮已经在疫情防控岗位上坚守了10多天,每天工作至少9个小时。连续的高强度工作,也让这个平日里干劲十足的汉子脸上露出疲惫之色。

2017年11月开始,淄博市卫生健康委立足医疗强基和健康扶贫,首创“第一村医”工作机制,每半年从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选派100名优秀年轻医生,到贫困村和医疗卫生薄弱村开展健康扶贫和医疗强基工作。去年10月28日,谭亮来到淄川区岭子镇刘家村,当上了“第一村医”。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神经外科医生谭亮主动请战,来到了到高速路口防疫检测点。

在谭亮和妻子提前返岗前一天,女儿穿上了谭亮的“第一村医”棉袄,骄傲地说:“长大我也要当一名医生!不计报酬,不畏生死的那种!”

如今,淄博市前后五批共514名“第一村医”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大众日报记者 彭辉 张海峰 姜言明 郑莉 马景阳 刘磊)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