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童林堡幼儿园:芬兰教育对我们的启示和思考

新浪教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芬兰的教育,究竟特别在哪里?他们是如何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PISA榜首是怎么做到的?带着这些疑问,上月底童林堡幼儿园开启了芬兰学习之旅。

芬兰的教育,究竟特别在哪里?他们是如何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PISA榜首是怎么做到的?带着这些疑问,上月底童林堡幼儿园开启了芬兰学习之旅。

从安徒生的故乡,到圣诞老人的家,入冬的芬兰,清澈蔚蓝。回国十多天了,整理笔记、查阅资料、翻看照片,依然沉浸在芬兰教育的思考中,倘佯在童话般的世界里。

此行考察,看了四家幼儿园、两所从早教到高中的综合性学校,观摩了托育中心和教辅机构,在芬兰教育署听了Kati博士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体验了森林幼儿园。

白天边看边记,晚上翻译资料。童林伯伯刘合平总园长回国前主持了考察团的学习分享会,也谈到,尽管去时做了些功课,实地看课堂教学和管理细节,还是有很多触动和启发。

从一日常规到材料投放,从环创风格到儿童评估,从床凳收纳到后勤保障,从教育观念到职业精神。习惯了先看细节,再研究全貌,真心感谢芬兰同行的信任与开放。

上周六,班主任老师聆听了此次芬兰教育考察的报告。童林伯伯从八个角度谈芬兰教育的管理细节、教育理念、核心素养;聚焦幼儿教育,从12个方面看中芬教育差异。

芬兰的级部设置与我们和而不同:幼儿园分0-3、3-6两个年龄段;小学六年,从7岁开始;初中三年,但有10年级;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人数比例大致持平,平等而均衡。

提到教育,自然要讲课程论和核心素养。经合组织为推进终身学习和教育改革,97至05年在全球最早提出了“主动行动、互动使用工具、异质团队互动”核心素养。

在此基础上,欧盟提出包括使用外语交流等八大核心素养。芬兰进而优化出包括信息技术能力的七个横向能力,作为早期教育选择其中五项,一脉相承且精进到位。

关于课程论,世界有两种主要的思想,一是教育之父赫尔巴特提出的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课堂中心主张,一是美国杜威教授提出的注重学习者能力的体验式学习。

芬兰的教育,将“活动中心制”的教育模式贯彻的很彻底。From What to How,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学,成为越来多的共识,尤其是幼儿阶段,被广泛验证和适用。

芬兰主题式教学改革,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论和核心素养,有机整合在一起。取消分科、现象教学、16岁前不考试,学生围绕兴趣、展开想象力去创设跨科融合的提升。

不超过24人的小班化教学,教师资格认定研究生化,加之全科教师的养成模式和文化价值,严谨的执行效率,主管部门和每位校长、老师一贯彻底。芬兰的孩子和学生,很幸运!

幼儿教育,芬兰国家早期教育系统开宗明义,ECEC的任务就是为孩子们提供不同类型的游戏和游戏机会,国家层面的策略!为视郑重,他们提炼了30个游戏对孩子重要的因素。

通过游戏,能模拟和测试孩子的希望和梦想,能认知已有经验的生成意义,能创造新事物创新经验,能试验不同的角色和想法。这正是孩子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现实。

游戏使尝试和失败变得安全,孩子通过系列化建构性材料、小组化任务导向,透过全日制的游戏化课程,让孩子的前经验快速巩固、最近发展区得到有效开发。

教师小、户外大,两餐一点而非三餐两点,每天运动不少于两个小时,每人至少掌握两门语言,老师有足够的敏感和专业,没有监控视频系统。这些,有观念、更多的是价值观。

①丰富的语言世界;②表达形式多样;③我和我们的社区;④环境中探索互动;⑤我成长运动发展,是芬兰幼教的五大领域;不同于我们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

让每个孩子按节奏成长,把更多的经费和时间留给孩子。高度自觉的文化,高度发达的福利,让芬兰成为孩子的伊甸园和教育的圣地。面对其教育机制和系统,我内心肃穆!

每片雪花都是独一无二的。如何关注儿童个体学习和发展?如何最大化每个孩子的潜力?我们需要系统思考、顶层设计、全员共识。否则,雪崩时,没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分享会上,我问大家,“咱们(孩子)会玩吗?”入园晚、游戏少、时间满,涉及玩伴、玩法和家长焦虑等。中国的教育不缺概念和机会,缺的是灵性和尊重,真正懂教育做教育的还需要更多

世界是一致的,差别的是认识世界的方式。分享会上,童林伯伯从12个方面分析了中芬两国幼教差异,提炼了四个关键点。并就童林堡接下来如何做,提列了五项20条具体行动措施。

本周末,将举办家长专题讲座:11.23周六8:40-11:30童林堡洪楼园,14:00-16:50奥龙园;周日8:50-11:40槐荫园,欢迎家长、尤其是爸爸们拨冗参加,场地有限每班5个名额。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