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 青岛理工大学学子暑期编纂地方特色村志

高校
关注7月15日,青岛理工大学“薪火村志绘本”实践服务团队到达山东临沂费县马庄镇天井汪村,进行实践调研活动,这次活动主要是为北天井汪村编纂一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村志。
集中交谈熟悉当地情况
当天下午,志愿者们与当地德高望重的村民进行交流,说明团队前行的目的,有意识地询问当地村民的具体情况,目的在于为之后七天的走访调研活动收集信息,并得到村委会与广大村民的理解与支持。交谈过程中遇到语言上的问题,志愿者刘书萍说“在会议过程中,我注意到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人都听不懂当地的方言。尤其越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的方言就越发的晦涩难懂,即使我算是半个本地人,说着与其相差无几的方言,有时也会有一些话难以理解。”因此,采取录音的方式,反复听反复整理,这是每个志愿者必须做的功课。

图为志愿者们在党群服务中心与德高望重的老人们交流 孙凌云摄
入户走访 真情自在人间
采访“赵家拳”的早上,外面下起了小雨,83岁的赵其利老人拿起年轻时候才耍的长枪为我们演示“燕青贴身靠“。通过走访得知,赵其利老人一生做过很多善事,作为一名老中医,他曾经用针灸的方法救过一个奄奄一息的小孩,后来小孩长大后一直过来看望老人,以报答救命之恩。老人的感人事迹感动着于慧敏同学,访谈过程中,她几次都忍不住落泪。老人如今四世同堂,儿孙满福。其妻子刁奶奶的身子骨也十分硬朗,我们深深相信”好人有好报“。

志愿者看83岁的赵其利老人表演”燕青贴身靠“ 苗宝云摄
清晨考察 亲密贴近自然
连续三天早上6点,志愿者们准时在村口集合,大家一起对北天井汪村进行实地考察,沿路询问相关故事和传说。志愿者刘书萍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神龟的头部下方,有一块状若蛇头的奇石,仿佛一条小蛇从洞中探出了头来,这令我不由想到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玄武,就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而成的一种灵物,也是神话传说中的四大神兽之一,为水神,居北海,龟长寿,也是长生不老的象征。我不由得开始发散思维,或许这其实是一只玄武,因其身上盘踞的蛇身较小,所以被村民们错认为龟,也误称其为’神龟’。”

志愿者一起在村口集合到村内考察 冯佳琪摄
学唱红歌 革命精神永存
下午志愿者们在深入访谈过程中,得知村内有几个儿童团的老兵,如今都已经将近90岁了。老团员虽说年龄大了,思维却很清晰,从前的故事娓娓道来,他是全村三名儿童团成员中,唯一一位能够唱起当时他们在团中唱的歌的老人,他在镜头那边唱着歌,我在通过镜头屏幕注视着他,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一层层的褶皱,唱着歌的眼睛里泛着回忆的光辉,歌声越来越哽咽。志愿者孙凌云说:”我也跟着红了眼眶。青年时期天天唱着的歌,现在越来越少被提起,同伴们大部分或许已经离开这人世间,活着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记忆也越来越模糊,或许只记得一两句歌词,也或许全部忘记,不知道他唱着这首歌时心里在翻涌着的又是什么。”

图为志愿者们学唱儿童团老歌《左权将军之歌》刘书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