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职业学院:响应“一带一路”号召 对接“高铁走出去”战略
5月7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举办的“2019媒体校园行”活动走进了山东职业学院。包括人民网、光明日报、新华网、新浪山东在内的十余家媒体深入学生学习实训中心,探寻山东职业学院在搭建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国际合作以及发挥轨道交通办学特色方面的先进经验。据了解,“媒体校园行”是山东省教育厅年度新闻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活动安排,通过媒体深入学校、贴近师生的采访报道,向社会推介山东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举措和成就。
发挥轨道交通办学特色,培养“齐鲁工匠”
据了解,为对接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山东省教育厅明确5年内,将培养万名系列卓越人才和10万名“齐鲁工匠”。同时,当下正值高铁、城际铁路及城市地铁高速发展之际,用人需求强烈,山东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发力,既是顺应时代之势,也是加速产教融合,积极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撑的举措。
新浪山东教育编辑在现场看到,山东职业学院的实训基地颇具特色,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扫除知识盲点、让学生适应工作实际的先进方法。在铁路维修养护实训场中,身着橘黄色工装的学生正在测量、记录数据;在动车组机械师实训室学习的同学,提前模拟“复兴号”的驾驶操作流程;在轨道交通实验实训中心,学生可以亲自操控模拟器进行体验。
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山职院学生在实训中能够不断减少试错率,对于风险预估、突发情况的处理越来越得心应手。“这些都是我们近年来学院注重内涵建设,推动教学改革的成果,我们实施‘职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三线贯穿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建设了国内第一个代表中国高铁最先进技术的‘复兴号’动车组机械师实训室、国内一流的‘岗位协同、联操联控’等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演练实训室。”学院教务处处长于洪永介绍说。
响应“一带一路”号召,感受中国职业教育魅力
“国际化”是山东职业学院的一大鲜明特色,在山东职业学院的校园中可以看到来自俄罗斯联邦、几内亚、肯尼亚、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学生的面孔。近年来,山东职业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寻求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不断拓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渠道,搭建国际化发展平台。
据山东职业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吕子泉介绍,一方面开展铁路专业国际师资培训,2018年为来自泰国皇家理工大学的18名教师开展铁道车辆、铁道机车、铁道工程等6个方向的专业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泰国皇家理工大学教师的铁道专业教学水平。同时,也积极“走出去”,组织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与德国兰茨胡特国立机械学校开展交流项目持续十年,两校互派互访师生12次。
吕子泉还介绍说,加入多个国际合作平台,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活动。近年来,山东职业学院加入了“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和“轨道交通职教联盟”等多个合作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德国、泰国等10个国家的13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2018年5月,上合组织国家职工技能交流营代表团访问山东职业学院,来自印度、哈萨克斯坦等18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对学院教学模式、教学成果、人才培养质量等给予了高度评价,亲身感受了中国职业教育的魅力。
先进的教学硬件设施、深入浅出的专业讲解,得到了国外老师、学生的高度评价,给其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密切了国际交流与合作,更让国际友人感受到了中国职业教育的魅力。
订单班、8215回访工程助力“三好”就业目标
“好就业、就好业、业就好”这“三好”是山东职业学院的就业目标,为完成这一目标,山东职业学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路。
“订单班”是山东职业学院一张响亮的名片,根据企业岗位技能需求,采用人才定制的订单培养方案,不仅解除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还使得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动力更加充足,实现了“入学即就业”。2010年以来,山东职业学院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为切入点,先后与15个地铁公司合作组建订单班130多个,累计培养学生数量达5000余人,涵盖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所有需求岗位。以2018届毕业生为例,地铁订单培养人数达到83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8%,山东职业学院连续多年来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
据山东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张少飞介绍,为及时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提高就业工作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山东职业学院实施了“8215”回访工程。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形式,坚持对80%的毕业生2年的回访,对10%的优秀毕业生5年回访。
通过回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形成毕业生工作情况调查报告、就业形势分析报告、专业和课程设置调整意见及建议报告,通过专题会议形式将意见及时、准确的反馈到相关部门,为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拟定招生计划、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就业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山东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荣昌表示,学校将坚持服务发展、服务产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对接“高铁走出去”战略和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需求,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与铁路局集团公司、地铁公司、中铁建设局等企业深度合作,打造体现轨道交通行业办学特色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学校和行业重点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提升学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