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康复人才国际化培养显成效 十余所国际名校纷纷向学子发出研究生Offer
暮春四月,春光旖旎,百花竞放,正是高校一年一度的收获时节。学子们或考研继续深造,或选择就业创业,纷纷为追梦、筑梦、圆梦而努力。近日,新浪山东从滨医获悉,滨州医学院国际化培养康复人才成效凸显,有十余所欧美、澳洲、香港等国际康复名校纷纷向滨医学子伸出橄榄枝,发出研究生OFFER。截止日前,在6名申报国外或境外高校的毕业生中,5名同学已陆续收到14份国际知名高校的OFFER,其中,有 3名同学均同时收到三所以上国外(境外)知名高校的OFFER,1名同学提前获得一年5000美元的奖学金。
滨州医学院康复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辉介绍,今年毕业的是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一共109人,整体考研和就业形势非常好。特别是5人已获国际高校的录取通知书,15人被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录取,更是对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康复发展,对接国际标准培养康复人才的有力印证。今年刘丝雨、蒋培洲、张苗雨、刘德阳、傅天丽、赵玉亭6名同学申报了国际高校研究生,他们申报的大都是康复领域世界领先的高校,如英国的邓迪大学、基尔大学、班戈大学,美国的南卡罗莱纳大学,澳大利亚的麦考瑞大学等物理治疗、运动康复、骨科及康复技术专业。其中,张苗雨、蒋培洲两名同学收到四所高校的OFFER,刘德阳同学收到三所高校四个专业的OFFER,刘丝雨同学提前获得南卡罗莱纳大学一年5000美元的奖学金。由于医学工程专业OFFER发放排期相对滞后,申报南加州大学、昆士兰大学、伯明翰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学校的同学的研究生OFFER将陆续发放,有望近期到达。
据记者了解,滨州医学院是国内较早开展康复医学教育的高校,2011年就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2014年设立康复医学院。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康复医学教育的发展,明确提出了在强化临床医学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殊教育和康复医学的“一优两特”办学思路和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坚持国际化、标准化与中国传统特色相融合,坚持“五个高位锻造”,全力推进康复高等教育引领升级:人才培养上“高标准培育”,聚集国家战略需要和特殊群体康复需求,培养一批康复前沿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宽口径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和各级各类康复应用型人才;学科专业“高起点布局”,按照“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要求,大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了一批以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为基础和依托,以“大康复”学科专业体系为特色和方向的学科专业架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智库服务集成一体的学科专业集群;科学研究“高质量创新”,从基础研究源头着手,推出一批瞄准康复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的学术研究项目成果;服务社会“高平台融合”,着力做好创新融合,构建一批康复人才培养基地、康复医疗服务基地、康复科技创新基地、康复产业孵化基地和康复智库研究基地,打造国家级多功能创新集成性高端人才培养平台;仁爱文化“高效度传承”,进一步深化传承滨医精神,将扶残助残的人道主义关怀上升到教育情怀与生命关爱。
“目前,学校已经构建了多学科多门类融合的‘大康复’人才培养体系,康复医学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特别是与中国康复医学会签署八项战略合作、牵头制定康复人才培养标准、中国康复医学会首个地方培训基地落户滨医、国内外知名康复专家学者加盟、国家级特教康复园区启用等,都为滨医康复医学教育升级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滨州医学院康复医学院院长王德强教授说,“我们推进‘五个高位锻造’的目标是打造中国康复医学教育的品牌,其核心是形成中国特色与国际交叉融合的教育模式,在传承中国传统康复的基础上,对接国际标准,汲取西方现代康复医学的精髓和所长,推进特色化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伴随着“一优两特”办学思路和发展格局的推进,滨州医学院康复医学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全省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实现了 “四个唯一”:唯一开设假肢矫形工程专业,唯一获得国务院学位办首批康复治疗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唯一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康复物理治疗本科专业,唯一同时开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假肢矫形工程国际认证工作。近期,学校还组织首批康复专业优秀本科生赴瑞典乌普萨拉等世界名校进行访学,并以此为开端,陆续向美国德门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芬兰卡累利阿应用科技大学及港澳台地区等多家知名院校输送攻读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和假肢矫形工程学学位的优秀本科生,探索硕士、博士联合培养模式。藉此,将会有更多的滨医康复学子通过不同渠道,拥有进军国际高端康复人才培养平台的“OFFER”。
(通讯员:吕海波 王朝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