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大学生平等享有选举权 滨医发出全国高校首张团代会盲文选票
1月13日,共青团滨州医学院第五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团的十八大精神和团省委、校党委各项工作要求,团结带领全校广大团员青年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建功新时代,在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高水平医科大学前进道路上贡献青春力量。共青团山东省委学校部副部长陈玉娟,共青团烟台市委书记李桂勋,校领导车先礼、王滨、李文喜、白咸勇、张宗伟、吕长俊、王广成、孙祥军、黄飞出席开幕式。
陈玉娟对滨医共青团近年来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代表团省委向全校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和全体团干部提出希望与要求。她希望学校各级团组织以本次团代会的召开为契机,加强思想引领、把牢政治方向,服务成长成才、凝聚青年力量,推进从严治团、擎起时代担当,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不断开创滨医共青团工作新局面,为推进学校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和助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贡献青春力量。
车先礼代表学校党委对第四次团代会以来我校共青团工作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他要求学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要坚定信念、明确人生航向,勤学善思、练就过硬本领,艰苦奋斗,勇担时代重任,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专业优势,勇于探索、敢于突破,让担当奉献贯穿于蓬勃的青春成长和火热的青春实践中,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滨医人。
开幕式上,李桂勋代表烟台团市委、鲁东大学团委书记李洪峰代表兄弟高校团委、校工会主席林振涛代表群众团体先后致辞,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杜珂代表共青团滨州医学院第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 《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建功新时代 在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高水平医科大学前进道路上贡献青春力量》的工作报告。
根据共青团章程和团代会日常安排,155名团代表讨论通过了共青团滨州医学院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共青团滨州医学院第五届委员会。
在本次团代会团代表中,有一位特殊的代表,就是来自滨医特殊教育学院的视障生王家俊。他是此次团代会中唯一一名盲人学生代表,也是全国首位盲人大学生参加高校团代会的学生代表。
王家俊是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2017级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在他八岁的时候,一次意外致使眼睛受伤,导致后天视力残疾。2017年王家俊在滨州医学院单考单招中表现优异,进入特殊教育学院,成为针推班的一员。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品学兼优的他积极参加各种活动,2017年获得滨州医学院第八届医辩青春校辩论赛季军及优秀辩手;2018年夺得第四届“薪火杯”驻烟高校新生辩论赛冠军。2013年12月王家俊加入共青团,2018年当选为学校第五次团代会团代表。
“我是第一次行使权利,第一次用特制的盲文进行选票,我感到无比的光荣,这是一种使命。”王家俊激动地说,“会议结束后,我会把团代会精神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视障生同学,也将会带着大家的期许,砥砺前行,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据中国残联统计,我国有近1300万视障人士,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国家。他们需要并且有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2008年《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组织选举的部门应当为残疾人参加选举提供便利;有条件的,应为盲人提供盲文选票,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把关爱体现在细节里,把平等落实在行动上,滨州医学院历来有关心关爱残疾人的传统和文化基因。此次大会,学校为方便王家俊进行选举,在征求其意见的情况下,特意找专业老师制作盲人选票,并安排特殊教育学院的老师专门陪同,确保王家俊每一个符号、每一个盲文都能感知、熟悉,同时确保投票工作的完全保密性。特殊教育学院贺青霞老师表示,“命制盲文选票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既需要懂盲文的专业人士,还需要专业的制票设备,此次盲文选票是经过特殊教育学院学习资源中心马慧莹老师用盲文打印机机打。”
滨州医学院团委书记杜珂表示,“学校一直以来重视残疾人发展,这次能够发出我国高校共青团历史上第一张盲文选票也十分具有历史意义,对于今后学校建设以特殊教育和康复为特色、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打造国家健康人才培养基地、健康科技创新基地、健康产业孵化基地和健康政策研究基地,深切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特别是健康福祉的新向往、新期待,展示好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窗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了解,滨州医学院1985年独辟蹊径、敢为人先,以有教无类的仁爱情怀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创办了专门招收肢残大学生的医学二系,开创了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先河。2012年开办视障生教育,填补了我国医学院校和山东省高校开展本科视障生教育的空白,已招收140余名视障生。2018年,学校进一步拓展残疾人高等教育领域,打破专业限制,招收8名听障生入学学习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成为全国首批听障本科医学生。
创办残疾人高等教育33年来,滨州医学院主动顺应世界残疾人教育发展主流和医学教育转型,以残疾人大学生康复和发展为核心,探索构建了“残健融合、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仁爱”精神融入教育、管理、服务各环节,实现了医学教育、残疾人教育、康复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深度融合,以人为本的理念、扶残助残的风尚、人道主义的自觉、对生命健康的敬重和“仁心妙术”的校训精神,已融入滨医人的血脉,成为师生的文化认同和行为自觉。当前,以残健融合、教育与康复相结合为特质的“滨医模式”,已成为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主流模式。2019年学校全面启动国家级特殊教育示范园区项目,着力打造集教学、科研、康复服务、生活于一体的残疾人高等教育高端优质平台。
(通讯员 吕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