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聚焦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外语系 涓涓细流润满园芬芳

摘要: 外语系深化教学改革涵盖了6个专业7门语言,是全体师生集体参与的教学改革,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外语系“双外语+行业外语”特色培养路径。“从教授到教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特色为出发点,以全面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为目标,从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课外培养等方面都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

外语系深化教学改革涵盖了6个专业7门语言,是全体师生集体参与的教学改革,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外语系“双外语+行业外语”特色培养路径。“从教授到教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特色为出发点,以全面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为目标,从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课外培养等方面都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

“深蓝班”&“进阶班”

为了响应国家“卓越计划”、选拔优质人才和提升专升本以及考研通过率,外语系主任刘世法提出在英语专业(本科)成立“深蓝班”,商务英语(专科)成立“进阶班”的决定。

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新生入学之初,通过英语综合能力专项选拔测试,结合英语高考成绩,按照各占50%的比例给学生的成绩从高到低排名,“深蓝班”选择前35名同学,“进阶班”选择前30名同学。“深蓝班”和“进阶班”的成员不是固定不变的,每学期根据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综合排名,后五名同学需要离开“深蓝班”和“进阶班”,由普通班排名靠前的同学递补,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同学们树立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意识,培养其“永不止步”的拼搏精神。

通过一年的培养发现“深蓝班”和“进阶班”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自律性强,班级整体学习气氛浓厚,凝聚力强,期末考试成绩通过率、优秀率均居全系同年级之首,对全系各专业班级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双外语教学

外语系推出的“双外语+行业外语”教学模式,学生从大一开始一直到大四同时学习两门外语不断线。各专业开设的行业外语多达19门,涵盖的语种和课程的数量在全省外语类系部中名列前茅。

经过四年多的不断摸索和实践,“双外语+行业外语”教学成效显著:

2017年外语系120名毕业生中有30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其中,英语、商务英语专业考研学生的二外平均成绩为84分,无一人因为二外受限导致考研失败。小语种专业考研学生的英语平均成绩为75分,超过全国英语考研成绩25个百分点。

从就业数据看,小语种和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专业区别已经不再明显,小语种专业学生从事英语教学和外贸操作的人不在少数,充分证明了外语系新的培养模式顺应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对分课堂

“对分课堂”教学法(PAD Class)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原理理论的基础上,把教学刻画为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教师讲授、内化吸收和师生讨论,简称PAD课堂。

PAD课堂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进行交互式学习,并把讲授和交互学习在时间上分隔开来,让学生在这两个过程之间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后,再进行“隔堂讨论”,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

截止到目前,“对分课堂”教学法已推广应用到外语系六个专业的24门课程中。在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法后,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和研究中,其探究性学习的主动参与感和思维能力明显提高;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大大加强;同时教师也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效能感。

多感官教学法

外语系德语专业首推出多感官教学法,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的听觉、视觉、运动、语言、感觉等各个感官的刺激,同时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听、味、触觉,使学生的多感官(眼、耳、口、肢体)受到信息的刺激,有助于学生用多感官的方式去吸收,去体验所学知识。

多感官教学法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德语综合运用能力。

独具特色的外语角

传统的外语第二课堂大多流于形式,局限于随意进行口语交流等,不能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外语系各个专业认真分析了第二课堂的目标任务,制定了详细的计划,首创推出把项目教学法应用到第二课堂的指导中,每周定期开展第二课堂一次,让学生把课堂所学应用到逼真的场景中。

第二课堂的开展以项目为载体,以外语为工具,教师制定一个项目并且引导学生共同完成该项目。项目教学法在第二课堂的成功运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灵活完成项目的应变能力。

第二课堂活动开展7个月来各专业累计达到140余次,初步达到了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的效果。

打卡学习

外语系将互联网+时代思维引入外语教学,法语专业牵头实行语言学习打卡活动。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语音、篇章阅读、诗歌、电影片段模仿等内容的朗读打卡。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每天将内容打卡签到到程序中,教师可随时查看、评阅;学生间也可互相收听打卡内容,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共同进步。

随着一定时间打卡内容的积累,打卡软件激励学习发红包,领取红包的学生只需转发微信群让其他同学帮忙点开红包即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体会到学习分享的快乐。通过近半年的打卡分享,学生的学习热情持续保持,法语发音进步极大。随着自信心的提升,即使是大一的学生,也越来越敢于展现自己。

>>成绩显著:

1。大学英语四六级和各个专业考试的过关率平均提高十几个百分点;

2。学生国家级、省级获奖情况达到历年最好;

3。学生考研和出国留学比例大幅度提升;

4。教师获奖情况达到历年最好。

我们的硕果繁花

我院外语系学生鞠晓颖、王朝霞在贾云红老师的指导下在第二届ETTBL全国商务英语翻译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王玉莹、徐龙涛、李鑫、罗希、史淑敏、李子豪、张丽倩、余振东八名同学分获复赛中山东赛区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我院外语系英语教研室主任石峦带领学生孙嘉东、陈瑞瑞参加第二十一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东赛区总决赛,获得华东赛区总决赛三等奖,我院获优秀组织奖。

我院外语系徐龙涛同学在贾云红老师的指导下参加第七届全国口译大赛山东赛区复赛,荣获山东赛区三等奖,贾云红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我院外语系俄语专业教师孙璇在2017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

我院外语系教师石满霞荣获山东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我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我们的桃李天下

我叫杨子涵,现在是一名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研究生。作为外语系12级英语专业的学生,系部不断丰富的极具实践、创新、启发性的课程使我获益良多。全英授课,内容贴近生活,充满实践创新。课程设置与时俱进的,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还有“双语教学+行业外语”教学模式,一对一导师制下的悉心指导,都使出国梦想在这里生根发芽,我才收获了如今的自己。

潘帅,现为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国际及港澳台学生招生专员,主要负责国际及港澳台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及录取工作。2008年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后加入国家开发银行在非洲的农业项目,作为翻译派驻东非的赞比亚共和国。回国后进入清华大学国际处留学生办公室,负责国际研究生学生事务。

我是2005级毕业生马金祥,2014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法学专业博士,2017年顺利毕业。现任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助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后勤党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兼职教师。感谢本科外语系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和严格管理,这使我在打好外语基础的同时也锻炼了自身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外语系从建系之初到现在14年的时间中,以公平和谐、其乐融融的工作模式和氛围吸引了各路英才。累累硕果离不开勤勤恳恳、不断创新的外语系教师们,明明可以靠颜值却非要用才华取胜。

我们的灵魂工程师

刘世法,副教授,外语系主任。刘主任14年来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承担外语系的主干课程《高级英语》和《英语语法》。刘主任不断的学习和应用最新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不断的更新、融合和重构,将晦涩深奥的《高级英语》和枯燥难记的《英语语法》讲解的条理清晰、形象生动,趣味十足,课堂上笑声掌声不断,深受学生钦佩和好评。同时,刘主任专注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独创“双外语+行业外语”人才培养路径。主编、副主编和参编教材共计30余部,主持省级科研立项。荣获“青岛理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青岛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山东省民办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优秀管理者”、“就业创业先进个人”等。

石满霞,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副教授,主任助理兼教研室主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石老师在教学上打破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运用理科的思维、层层深入的将零散的知识点和篇章理解融为一体,借助互联网、微信等先进的媒介把实事热点案例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幽默风趣、妙趣横生的课堂氛围中将英语学习和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实例无缝对接。省级院级科研立项2项,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10余部,发表核心期刊及省级期刊10余篇。荣获山东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荣获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第三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两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荣获学院“优秀教师”和“优秀教研室主任”等17个奖项。

田燕,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在外语系英语教研室一直担任《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外国文学选读与欣赏》、《圣经故事》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及行业英语《国际工程英语》的教学工作。教学中,田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她不断探究并创新教学方法,如“对分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成效突出,连续三年被评为“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优秀教师”,共获得教学奖励八项。此外田老师发表中、英文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合计13篇,副主编、参编教材4部,参与山东省科研立项课题一项,并在校级教改立项中“‘对分课堂’教学创新模式的可行性研究及应用”中担任主持人。

外语系也鼓励并支持学生踊跃参加学院、系部各项实践活动,在省级先进班集体评选、啦啦操大赛等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改革背景

“十三五”期间,国家开始实施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该项事业的顺利推进,离不开语言的保障。2015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并指出,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是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迫切需要,因此要进一步“加快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应用型、复合型非通用语种人才”,这也充分显示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扩大对外开放对外语外事人才的新需要。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我院外语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化外语教学改革。总体思路为,在提高学生外语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基本运用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以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培养要求为基本导向,坚持两门外语同时学习四年不断线,使学生逐步养成外语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并在求职、出国、考研等方面,外语素质具备明显的优势。具体改革内容涵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第二课堂等各个方面。经过外语系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全心参与,目前,改革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