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十七城】济南章丘父子的执着“铁艺梦”
摘要: 相公庄是济南章丘铁匠的发源地,素有“铁匠之乡”的美誉。而今,手工铁匠越来越少,熟悉铁匠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少。而在相公庄街道河庄村鑫圣铁匠铺,牛祺圣和牛大伟父子却在传承创新着这门古老的技艺,构筑着他们崭新的梦想。相公庄是济南章丘铁匠的发源地,素有“铁匠之乡”的美誉。而今,手工铁匠越来越少,熟悉铁匠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少。而在相公庄街道河庄村鑫圣铁匠铺,牛祺圣和牛大伟父子却在传承创新着这门古老的技艺,构筑着他们崭新的梦想。
据牛祺圣介绍,他家里祖辈打铁,到他这里已经是七八代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他们打造的农具日益减少,正在逐渐向铁匠手工艺品转型。他的儿子牛大伟儿子从17岁跟父亲学习打铁,他也学着父亲打些农具,但对于打铁他有更高、更新的梦想。牛大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研究铁匠工艺上,把细腻的艺术元素揉进了粗犷硬朗的打铁技术。
大伟的作品件件精美精致,他的梦想是要把传统的铁匠工艺升华至艺术殿堂。于是在经过一番思索和考察后,牛大伟在父亲牛祺圣的帮助下成功打出铁磨、铁水井、铁碾子,打的铁牡丹更是栩栩如生。区博物馆也定制了“章丘大葱”、收藏了铁磨、铁水井等特色工艺品。2012—2015年期间先后吸引了三名清华大学的学生慕名前来定制铁制工艺品,2014年,中央电视台《传承》、《金篇》栏目组更是找到了牛祺圣,在他的家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拍摄。
牛祺圣打铁53年,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农耕作,到先进机械化的大农场生产,牛祺圣见证了中国农业翻天覆地的发展。随着农具的机械化,传统的农具逐渐被人们遗忘。不服输的牛祺圣决定另辟蹊径,通过钢铁艺术品的方式,让传统铁匠找到了新的发光之处。
牛祺圣用一生专注于打铁,他用自己的故事记录着章丘铁匠延续世代的钢铁精神。此外,“章丘铁匠”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牛大伟憧憬着,将来他一定会把日渐式微的章丘铁匠发扬光大,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让“章丘铁匠”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人物专题: http://sd.sina.com.cn/zt_d/warmthewarmthlighttheordi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