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人民医院——老年人腰疼别硬扛!警惕“沉默”的骨折与椎间盘突出
商讯
关注在宁津县人民医院骨科门诊,老年患者关于腰疼的抱怨屡见不鲜:“以为是老毛病贴贴膏药就好,没想到疼了几个月,连路都走不利索了”。脊柱、创伤骨科主任张银河指出,不少老年人将腰疼归为“年纪大的正常现象”,这一认知可能延误病情——持续加重的腰疼,大概率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信号,及时干预才能避免隐患升级。
认知误区:腰疼不是“老毛病”,可能是疾病警报
“人老了腰疼很正常”是老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误区。张银河介绍,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骨骼、椎间盘等组织会自然退化,但腰疼绝非“宿命”,反而可能是两类疾病的“沉默警报”。
这些疾病初期症状可能不剧烈,容易被当作普通劳损处理,但拖延会导致疼痛加剧、活动受限,甚至引发肌肉萎缩、驼背、身高变矮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部分患者还会因长期疼痛陷入抑郁。
元凶揭秘:两类疾病成老年人腰疼主要诱因
元凶一:“沉默的骨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这类骨折因发病隐匿,被称为“沉默的骨折”。多数患者无明显摔倒或外伤史,可能只是弯腰抱孩子、打喷嚏、用力咳嗽等日常动作,就引发腰部剧痛。
核心原因是骨质疏松导致骨骼变脆,椎体无法承受身体重量或日常活动压力,进而发生微小或明显的压缩性骨折。其典型表现为翻身、起床、改变姿势时疼痛剧烈加重,安静平躺时缓解,部分患者还会逐渐出现驼背、身高变矮。
元凶二:高发隐患——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骨之间的椎间盘如同“软垫”,随年龄增长会退化、脱水,变得脆弱。在突然弯腰搬重物等不当用力后,椎间盘可能突出,压迫神经根,引发腰疼,还可能伴随臀部、大腿后侧、小腿甚至足底的放射性疼痛,以及腿脚麻木、无力、走路一瘸一拐等症状。
技术突破:微创+手术机器人,术后次日即可下地
面对老年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张银河解释,如今骨科技术已进入精准微创时代,无需“开大刀” 就能有效治疗。宁津县人民医院引进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为治疗提供了精准保障——术前通过三维影像规划,术中机器人引导,手术精度可控制在亚毫米级别,能最大程度避开神经和血管,安全性大幅提升。
针对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
通过几毫米的细针,向骨折椎体内注入 “骨水泥”,如同为塌陷的椎体注入 “混凝土”,可迅速稳定骨折部位,恢复椎体支撑力。术后患者腰部疼痛立竿见影缓解,第二天就能佩戴腰围稳稳走路。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UBE等微创手术
在内窥镜下精准摘除突出的髓核,解除对神经的压迫。手术切口仅1-2厘米,创伤小、出血少,多数患者术后次日即可在护具保护下下地活动,快速摆脱腰腿痛困扰。
微创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病痛,还大幅缩短了患者卧床时间,避免了长期卧床可能引发的肺炎、血栓等并发症,助力老年人快速回归正常生活。
专家呼吁:早检查早治疗,别让小疼拖成大病
张银河强调,老年人腰疼绝非“硬扛就能过去”,拖延治疗会形成“疼痛→不敢活动→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加剧”的恶性循环,还可能引发其他部位劳损。
他呼吁,老年朋友若出现持续腰疼或相关伴随症状,应尽早到医院通过X光片、核磁共振MRI等检查明确病因,及时接受针对性治疗。“腰疼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报,及时干预才能避免小毛病拖成大问题,让老年人拥有无痛、自由活动的晚年生活。”
如果您或家人正被腰疼困扰,可前往宁津县人民医院骨科咨询就诊,获取专业诊疗建议。
来源:宁津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