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林堡2024年收官:走学习之路,研学习之法

教育
关注
“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重要”。童林堡的园长、老师们从广东研学回来,一周了,脑海里萦绕着这句话。过程比结果重要,比过程重要的,是决定出发。幼儿做游戏,“决定”的心路极简,只需要——好玩就行(动)!


作为一个幼教单位,学习须有针对性。今年童林堡邀请了18位教育专家问诊把脉,进行了33场教师培训,涵盖心灵成长、自主游戏、音乐数学、保育保健等12项专题教研,筑牢教师全方位成长体系。

时光回溯,童林堡每年都会有一趟研学远足。向先进学习,需有方向!童林伯伯说,要以“契合游戏精神,敬畏成长旅程”的态度,规划年度学习计划。去年我们去了南京,今年我们到了南粤广东——

A、第一站 广州 感受“自然而纯粹的教育”

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幼儿园,三个园区相隔千米,浸润在4400亩的生态校园里,仿佛古朴森林里的三个童话岛屿。“浓缩”的大门、“精致”的区角,用Kevin老师话说,“就像蛋糕这么大”。浓缩的是精华,看过中大班的酵素对比实验,老师们看着眼前的这些瓶瓶罐罐,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从早入园的分类签到,到午餐零点的自主照料;从三个园区户外生活角的打造,到饲养小动物、各种微生物观察,完全是一个迷你版的科学世界。“大自然就是大课堂”,小小的房子、大大的院子,每个班一栋“别墅”。环境亲自然,室内到室外通透无阶;孩子很专注,一切自然而和谐!


我们自由地走进每所院落、每个班级,沁心感受着重视大自然、利用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教育思想,以及那种自主生活的纯粹魅力。观摩攀谈,洪黛珊园长说话婉约幽默,心直口快;她和她的研究生管理团队,有问必答,让我们感觉宾至如归。课程与人文,都让我们感觉“自然而纯粹”!

B、第二站 珠海 领略“自由而全面的成长”

珠海容闳国际幼稚园,占地25000㎡,古堡式的建筑巧妙地把童趣与欧洲风情融为一体。16000平方米的建筑,2亿元的投资。进入园区,有一种徜徉在欧美国际名校的意境,难怪成为很多教育考察团的“打卡地”。50余人的外教队伍,走到校园的每一处,都能感受到浓郁的多元文化。


李毅园长带着我们参观了美术室、陶艺馆、木工坊,专职教师、专属打造,小组化教学。座谈时,李毅园长系统介绍了容闳国际的四套课程体系:AH-HA课程、浸泡式英语、HighScope课程和妙事多音乐花园。不同于十年前童林伯伯的考察,现在的容闳,有十一所园,还有小学、初中和高中!


逐梦潜行。我们一行13人,5位园长、5位教师、两位教授,每日复盘总结。当日交流时,冰霏老师说,一直自豪咱们童林堡高大上,“看了容闳,我知道对‘高大上’误解了。”董旭花教授点评时说,一个园所,结构性质量、过程性质量和结果性质量系统平衡,才有望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品质。

C、第三站 深圳 “让孩子和我们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踏入冠萃幼儿园,我们被引导到一个季节主题的感官盘旁,一场温馨的Warm up随音乐脉动,率性而简约。冠萃教研总监Chily Song博士,引领我们沿着课程的脉络行走,每一处的环境创设和区角材料投放,都是孩子触手可及的学习互动,这也是本次研学我们邀请各园国际班老师同行的初心。


理解儿童在先,教育行为在后。Chily博士围绕“创设多元的教育文化,打造中西双文化课程”,系统介绍了英国EYFS教育纲领如何赢得家长的认同、老师的执行和孩子的赋能。深入一间间幸福生长的教室,我们看到了独一无二的儿童和丰富的园本课程,感受到了“深度家园链接的美好样态”!


Chily博士感慨童林堡的成长,“你们的游戏化课程,很系统、有创新!”她说第一次见童林伯伯,还是十年前在香港大学读研时跟导师一起认识的。拾光而行,从稳健的开端破晓,到细小的生长呵护,我们遇到很多温暖的人,关注着童林堡的发展,我们也在不遗余力地提升师资水平和视野拓展。
D、下一站 2025 培养“兴趣浓 动力足 眼神亮”的儿童

本次研学,董教授每日带着我们对标反思。照镜子、溯思路,所有的碰撞思辨,都生成输出对策。陈琦老师说,回归班级,我将整合洪楼园资源,串联课程、空间、游戏等学习线索,以主题式学习“编织”日常,让教室角角落落都“说话”,处处皆有成长契机。让“I See You”理念,具象化落地!

王娇老师说,I see you,我们用“聚焦性活动”开展针对性教学,为孩子做好小组、个体计划实施教学。孩子的行为动机能被重视和解读,他的闪光点都能被看见和记录,他的兴趣潜力能被发现和尊重,然后才去做“因材施教”。在学习线索与情感链接中,发现学习转化的过程和心灵内在的建构。


研学路上,我们几位园长迫不及待,每日把能即时转化的小窍门、好方法,还有惊喜的区角设计和游戏创意,第一时间传回“家”。Wendy园长说,从可探究的环境创设到多元的工具投放,再到教师的深度支持,我更有信心,让幼儿不断从游戏中获得新的感知和体验,推动他的经验生长和能力提升!


向外探索、向下扎根、向内生长,研学的过程即对标反思的梳理。邱杰园长说,用空杯的心态,做深度的思考,践行理念与课程的同频共行。高莹园长说,我会给老师更有效、持续的、具体的、落地的支持。春春园长说,我会参与到每一次教研,和老师们一起激发“兴趣浓、动力足、眼神亮的孩子!”


这一年,我们完成了很多成长和蜕变。每一次专注的研习、耐心的尝试,让我们内心深沉的爱意有了可以触摸感知的灵动。看见儿童,看见老师,看见一切适宜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契机,化作和孩子们在生活中最温暖而持久的守护力量。每个假期都是学习和培训的时机,新的一年,让心灵与脚步一同远行。

新的一年,祝我们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