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2024年高招季|山东师范大学院系巡礼:公共管理学院

高校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谭志福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类的生存和繁荣依赖于多种类型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可以是一个国家、甚至是超越国家的大型组织,也可以是小到在一个社区内活动的组织。共同体内的生活必然涉及成员间利益的分享与责任的分担。共同体的生存需要权威的建立与秩序的生成,为此需要建立机构、配备人员、出台政策与制度来实现其主张。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也需要考虑自身的成本与效率等一系列问题。共同体带来了安全、便利和效率等正向价值,解决了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许多问题,但有时也会成为问题的制造者。可以粗略地认为,这种“基于共同体”和“关于共同体”、有关“公共”的理论知识体系就是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以公共部门(主要是政府)及其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更好的政府和更好的治理为学科使命。公共管理在国内外的学科史都不长,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被引入国内并本土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主题之下迅速发展壮大。这是政治已经文明到一定程度、治国理政已经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志。

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有着年轻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团队,有着“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使命愿景。10多年来,有数千名本科毕业生从这里走出,其中,约1/3升学深造、1/3进入政府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1/3进入其他部门工作。

欢迎广大考生加入公共管理学院,研习治国之道、为政之学,一起探索更好的政府与更好的治理!

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2011年4月,学校顺应公共管理学科蓬勃发展趋势,整合校内公共管理类教学研究资源,组建公共管理学院。学院现有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2个本科招生专业、公共管理学和政治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学院办公楼一角

学科专业优势

学院隶属管理学学科门类,涉及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背景,符合跨学科交叉性的时代需求,满足宽口径、厚基础和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标准。学院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皆居于省内前列,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学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同中央政府部门、省市区各级政府部门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等方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学院专业特色明显,行政管理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并设有行政管理卓越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设有政策人才卓越班。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57人,46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4人。专任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4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获评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4项、山东师范大学东岳学者人才称号8次。学院拥有省级创新团队4个、省级文科实验室1个。

教学科研成果

五年来,学院教师出版著作33部,发表论文162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其中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承担国家与省部级科研课题61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1项。立项省级教改项目8项。

▲我院教师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我院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我院教师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突出创新教育,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和班主任制度,教授为本科生开课率100%,加强学生的学业和素质发展指导,营造浓厚学风,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公共管理类创新人才。学院坚持党建育人工作目标,学生第二党支部被评为省级样板党支部。学院实行全员全方位就业指导,学生年底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95%以上,2023年度就业率列全校第1位,学院连续多年均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考取研究生。

学院在浪潮集团等多地建立10余个教学实践基地,学生团队先后获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金奖、“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国家银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国家二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杯总决赛国家二等奖、第十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国家二等奖等奖项,“新华寅杯”首届山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山东省选拔赛高教组银奖,在全国大学生模拟谈判大赛、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等赛事中成绩突出。

学院积极探索公共管理类大类招生和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知名大学建立广泛联系,与境外多所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师生访学和学术交流。

▲我院学生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我院学生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银奖

▲我院学生获校级十佳班集体

社会服务

学院教师积极承担农业农村部、水利部、民政部等国家部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委托的重要项目。五年来,获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及山东省主要领导批示、被权威内参采用、被政府决策采纳的资政成果59项。积极为国家各部门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学院风采

▲我院承办全国MPA专业学位设置十周年纪念大会

▲2023年我院召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业强国建设学术研讨会

▲2022年我院获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本科生组)二等奖

▲2023年我院获第十一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协商(谈判)大赛“资方”二等奖

▲2022年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2022年,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近年来我院教师出版的代表性专著

▲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砺心磐,启新巅”学生骨干锻造营

桃李芬芳

李建呈,2016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19年至2022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分析。

[寄语]在山师三年的读研经历是幸福且难忘的,感恩母校母院老师们的精心培养与悉心指导,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开阔了我的理论视野,并引领我走进学术殿堂,对恩师们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衷心感谢母校母院的悉心栽培,祝愿母校母院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李琼,行政管理卓越班2021届毕业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山东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即将继续攻读山东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寄语]行政管理卓越班是一个集体,有着老师们口中课堂学习氛围最积极浓厚的学生们,也成为了课余生活最团结、友爱、温馨的大家庭。行政管理卓越班也是一个符号,作为入学一年后的二次选拔,代表的是对行管专业的感兴趣、想探索,是在大学时光的不松懈、未虚度。与这样一群小伙伴,在专业知识渊博、人格魅力爆满的良师们的教导和带领下,一同科研、一并实践、共同成长,是我从不后悔做出的决定。了解卓行、选择卓行、追求卓越,便是追逐光、靠近光、成为光的真实写照,平和接纳、不屈奋斗、坚定前行的卓行人定将永远珍惜这段心怀热忱的日子。感恩山师公管,想念卓行本1701!

朱聪聪,2019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为山东英才学院商学院教师,曾获山东英才学院商学院(国际学院)“成长杯”新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寄语]岁月虽清浅,时光亦潋滟。感恩母校陪伴我走过了研途最美的三年。硕士三年于我而言,是梦想成真的三年,是破茧成蝶的三年,是难舍难忘的三年。庆幸在公共管理学院与每一位恩师相遇,你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的独特的人格魅力,伴随着我走过文渊楼、图书馆以及余生的每一天。祝愿我亲爱的公共管理学院人才辈出,桃李满园。祝愿我们的母校一路繁花,再谱华篇!

庞玉,2011级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2015年至201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获管理学硕士学位。现就职于北京市西城区税务局。

[寄语]在本科的学习生涯中,我深感学院领导与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支持,感谢他们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点燃了我对学术的热爱,并锤炼了我的科研能力。虽已离开母校近十载,但心中对山师与公管的思念之情从未减淡。我衷心祝愿母校和母院的未来蓬勃发展,更加奋发有为!

公共管理类包含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本科专业。公共管理学科是以公共利益、公共价值为导向,研究如何运用公共政策和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升国家治理水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学科。

本大类培养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能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

公共管理大类专业分流时间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结束之后。

咨询电话:0531—86180571

学院网址:http://www.gggl.sdnu.edu.cn/

电子邮箱:158375274@qq.com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