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焕“新”颜——济南七中深化教育戏剧探索 加强院校合作助力全环境育人

教育
关注
5月26日下午2点,济南七中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教育戏剧之戏融学科教学研讨暨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特色课程班话剧展演活动如期举行。此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要求,加强专业院团与学校的合作,进一步发挥教育戏剧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戏剧为学生提供编、导、演、思、悟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完成学科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活动特邀山东省话剧院艺术创作室导演李伟,济南时代春风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主任、山东心理学会副秘书长赵菁莅临指导,济南七中校长刘培亮,副校长李成武、杜新兵及部分师生和家长参加了活动。
研讨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由济南七中学生成长指导中心主任、语文教师杜延霞主持。第一阶段,2021级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特色课程班呈现了话剧《茶馆》第一幕的精彩表演。在杜延霞老师带领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导自演,将“古今中外罕见的第一幕”搬上了高中校园的舞台。学生们的精彩演出也彰显了学校语文教研组多年来坚持举办戏剧节的显著成果。



李伟导演对演出做了现场点评,对同学们的热情与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向同学们传授了将生活中的情绪体验运用到戏剧表演之中的方法。在现场气氛的感染下,参与活动的部分教师和家长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就学生们的表现给予了表扬和鼓励。

第二阶段,杜延霞运用教育戏剧方式开展语文教学,以主要人物常四爷与其他人物的矛盾冲突为主线,集中选取三个场景,让学生情景再现并将冲突“定格”,邀请演员和观众一起揣摩人物语言、心理活动、舞台动作,进而分析人物形象,揭示矛盾冲突的深刻内涵。





几百人的大课堂,杜老师信步其中,游刃有余,以其一贯的幽默和机智引领同学们入戏体验,出戏品评,循序渐进地感悟老舍先生的良苦用心。这种全新的授课方式直观、形象,带给同学们别样的体验。看到剧本中的人物鲜活地站在舞台上,并通过与人物对话等方式进行体验式学习,对人物心理和戏剧冲突有了更加强烈而细腻的感受,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本次教学尝试也有效验证了教育戏剧与语文教学实践性、生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的高度吻合。

教育戏剧是一种高效的教学工具和媒介,能成为助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落实的变革力量。活动结束后,学校省教育科学规划创新素养专项课题的课题组成员复盘了本次戏融学科教学研讨,指出本次教学实践展示了教育戏剧“角色扮演”“画面定格”“思路追踪”等教育手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在矛盾冲突中体会人物情感,在反思中明辨真理。本次创新型语文课堂让学生实现了演员和观众双重角色体验,与语文学科新课标中“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不谋而合,是对课题研究目标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探索。随后,课题组布置了下一步研究计划和重点工作。

济南七中将继续与山东省话剧院、山东艺术学院等专业院团深度合作,拓展全环境立德树人路径,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学生体验为主体,充分挖掘戏剧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开展教育戏剧学科化实践活动,浓厚校园戏剧文化育人氛围,不断提升学生创新素养和综合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