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潍坊市奎文区“父母大讲堂”线上公益讲座——《解码青春期,有效陪伴孩子成长》

教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近日,潍坊市奎文区教体局发挥专家资源优势,举办了“父母大讲堂”教育惠民线上公益讲座,邀请姜秋苹老师为学生家长做了《解码青春期,有效陪伴孩子成长》专题讲座。

姜秋苹老师是奎文区圣卓实验学校2017级家长、奎文区家长讲师团成员、家庭教育指导师、亲子阅读指导师、高级心理咨询师、青少年生涯规划指导师、绘本讲师、腾讯公益讲师,是亲子阅读推广人,也是家庭教育的践行者。

青春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会出现诸多令家长焦虑的问题,比如亲子关系、异性交往、手机网瘾、校园欺凌、情绪管理和性教育等,基本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

2、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

3、孩子的人际关系的问题

4、孩子的学业成绩问题

遇到以上问题后,对父母而言,最有效的策略和途径就是静下心来,开始学习,读懂孩子、读懂孩子的青春期。要想读懂孩子,需要掌握孩子生命成长的发展规律。

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发展特点:

身体变化:身体的变化是青春期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孩子的身体在短时间内会发生迅速的变化,比如身高、体重、肌肉组织和骨骼密度的增长和发展。

第二性征显现:青春期受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是性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男孩变声、长胡须、肌肉增长、阴茎睾丸的变化;女孩乳房发育、月经来潮、子宫卵巢变化、毛发增长、身体曲线形成等。

青春期孩子的生理特点还有性意识的萌动觉醒、睡眠质量的变化和对营养的需求。这就跟种庄稼一样,什么阶段该施什么肥,得了解这个阶段需要给孩子补充什么样的营养素。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首先是自我意识高涨,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对自己的身份、自我价值、自我形象等方面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其次是社交需求的增加,由于青春期孩子渴望被认同和接纳,他们通常会更加注重社交活动和与同龄人的关系。

再就是情绪波动明显,主要原因是前额叶的发育与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控制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大脑皮层中的前额叶具有负责处理情感、决策制定和行为控制等高级认知功能。青春期孩子情绪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就是前额叶的发育还不够成熟。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还有思维能力的提高,自我探索,矛盾与冲突等,因为孩子在这个时期需要通过自我探索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性格、价值观和兴趣爱好等,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陪孩子走过青春期》一书中写道:“无论青春期的孩子表面上如何高冷,装得多么不需要我们,父母仍然是他们的天,家仍然是他们内心最需要的安全港湾。”

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他处在一个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半闭锁半开放、半勇敢半怯懦、半高傲半自卑的状态里,他们需要通过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挑战来实现自我同一性。

当孩子面对着遗精、月经来潮这样的问题时,多少是有些慌乱、羞耻和不安的,虽然现在网络发达,但是在网络上找到的答案有可能不全面不客观,甚至有的答案会误导孩子,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父母给他提供正确的信息和指导,给予孩子积极的支持与帮助。

家长要对孩子要有充分的尊重、接纳和理解。尊重、理解孩子的感受,接纳他们正在经历的身体上的变化,积极倾听孩子的需求和想法,与孩子进行坦诚的沟通,让孩子感觉到有人在关心和支持他们。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安全、稳定和温暖,那么他就会更有力量去面对身体生长给他带来的不适和困惑。

青春期的人际交往,包含了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异性交往。《被讨厌的勇气》中说道:一切的烦恼来自人际关系。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人际关系给孩子带来的烦恼也会越来越多。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同伴关系就成为了他们最为重要的一个人际关系,孩子会花很多的时间和朋友待在一起,而跟我们父母和老师的交流逐渐减少。他们非常重视同伴友谊,渴望交到亲密朋友,渴望被团体接纳。

青春期正是孩子们建立友情的关键时期,这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等无法替代的。这个时期的孩子更想得到同伴的肯定,而正向、积极的伙伴关系能够帮助孩子们提升自尊、增强自信;同时可以帮助孩子们放松神经,减轻青春期到来后性荷尔蒙带来的压力,从而愉悦身心,增进健康。

异性交往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看到孩子有异性交往的苗头时,家长往往会跟孩子说: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成长,而不只是读书。成长包括很多方面,身体的发育、社会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智力的进步、道德品质的培养等。读书求知主要涉及智力发展,只是成长的一个方面。学会与人交往,包括与异性交往,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它是学生学习的任务之一,是孩子必须要经历的一个正常阶段,也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

作为家长,引导孩子进行健康的异性交往是关键。

首先,家长和老师们要积极为孩子们创造条件,举办多种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交往的机会,让孩子们在阳光下交往。

其次,家长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处理情感冲突、如何倾听和尊重他人,以及如何解决分歧。

最后是性教育,男孩要做好性责任教育,女孩要做好性保护教育。

总的来说,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家长们要做到三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看见

1、看见青春期对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价值。

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维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孩子成长的表现。叛逆是孩子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是他们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种途径。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同一性早闭”。这样的孩子未来往往缺乏主见,容易盲从,不喜欢改变,无法应对挑战。

叛逆是青春期孩子发泄不良情绪的一个途径。青春期的孩子如此敏感、情绪多变,如果他们把这些不良情绪全都掩饰起来,不叛逆、不发泄、不吐露,那么孩子的内心必然会堆积起大量的负能量。所以,叛逆是孩子疏导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

叛逆也是孩子适应人际关系调整、成长为独立个体的一种方式。进入青春期,孩子开始疏离父母,更多地与同伴相处。这种人际关系的调整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2、看见青少年行为背后的情绪表达和期待。

叛逆背后的关键词是“独立”。和两三岁幼儿更多追求“行动上的独立”不同,青春期孩子更多追求“心理上的独立”。他们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独立地分析、判断、选择事物;想要独立地想问题、做事情;想要被当成一个“大人”那样对待,不想事事听从指令。

3、看见青少年的困境和需要的资源。

我们既要看到青少年的叛逆的价值,也要意识到青少年毕竟认知有限,能力不足,他们在横冲直撞的时候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这时候,老师和家长要作为一个“守护者”和资源的提供者,始终守望和观望,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

4、看见自己在面对青少年叛逆时需要的成长之处。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关键词二:转变

1、身份转变。

权威者——陪伴者、引领者

2、认知转变。

只看消极影响——看到积极意义

3、态度转变。

反对——理解、接纳

4、行为转变。

单方面压制——双向沟通

关键词三:成全

1、满足青少年需要尊重和平等的心理需求。

2、重新划定边界,给青少年更多的自由选择权。

3、给予更多的尝试的空间和自由。

4、积极提供资源,帮助青少年走出成长困境。

积极倾听,平等对话。

1、听到孩子语言背后的情绪和期望,进行理解和接纳。

2、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展开对话,避免陷入“权力斗争”。

出手把关,不做评判。

1、订立规则和底线,在必要的时候出手把关。

2、即便孩子有了偏差行为,也不要轻易评判指责,给他解释自己想法的机会。

环境宽松,教授方法。

1、避免冲突和高压的家庭和学校环境。

2、教给(示范)给孩子情绪管理的方法。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要有三个原则:多做提醒,少做评判,不做逼迫;四个做到:理解他,接纳他,共情他,引导他。

每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背后,都是家长们汗水和智慧的持续付出。养儿育女是我们一生最大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生最大的修行,智慧和爱心是我们帮助青春期孩子最神奇的魔杖。让我们好好学习,一起努力,陪着孩子快乐、平稳地度过青春期。

潍坊市奎文区家长学校将继续强化家长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扎实推动新时代家庭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家庭教育指导,为成长赋能。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