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路途千里 欣赏醉美皖南 探究徽州文化——济南舜耕中学初一级部研学

教育
关注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集体协助精神,使他们在学习书本知识之余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感受祖国秀美的人文、自然景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023年4月24日至27日,在书记韩坤和副校长邢庆福的带领下,我校初一级部学生开启了一段以徽文化体验为基调的研学旅程。

研学新安江畔 体验竹雕技艺
“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这是徽州的地理特色,这“半水”指的就是新安江了。新安江畔耸立三处浮雕,居于正中就是徽州名人浮雕。在这里我们认识了曾建立吴越国保一方安全的汪华、一代大儒《四书集注》编订者朱熹 、红顶商人胡雪岩 、明朝大学士徐国、 数学珠算大师程大位、 能工巧匠张小泉、教育家陶行知、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文学大师胡适等等。

下午,体验了徽州竹雕。通过欣赏竹雕艺术,我们体会到艺人胸中有丘壑艺术造诣,赞叹之余,同学们爱上了这门艺术。

行走徽州古城 驻足渔梁水坝 体验茶道文化
行走在徽州古城,欣赏徐国牌坊,体会“牌坊之乡”的牌坊文化。驻足有“徽州都江堰”美誉的渔梁坝,看到整个坝体采用榫卯结构,块块大条石由低到高,逐级铺设,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走进徽州老字号——谢裕大,亲历茶园采茶,掌握采茶方法。而后,孩子们在讲解老师的手把手教学下,体验了毛峰和祁门红茶的冲泡方法,而且同学们还体验了“人生第一杯茶献给老师”的徽州拜师礼仪,学会尊师爱师,体会徽茶的精神是清敬和静!


游呈坎古村研乡村文化 至新四军军部祭英雄烈士
“游呈坎,一生无坎”。呈坎,原为“龙溪”,被誉为“江南第一村”。这座古村八面环山,形似八卦,古村怀抱一泓清池,红墙黛瓦的民居依势而建,长廊逶迤,让你感到无论站 在哪个位置,都是一幅水墨画。

新四军军部坐落于岩寺镇,素有“北有延安,南有岩寺”之称。初一年级全体营员向新四军英烈敬献花环,并进行宣誓,初一党员老师也发起“微党课”,向新四军英烈宣誓,这是一次深刻爱国主义教育,牢记历史,继承先烈遗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造微缩景观学合作创新 观徽州古街探徽商文化
“匠心成就梦想,技能创造未来”。下午,我们就来到了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中国集训地——安徽润一世训微观造型园,体验徽派园艺微观造型。通过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创造微缩景观,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植物认知能力、创新学习能力,明白了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工匠文化厚植心中,崇尚技能,热爱劳动。



走进胡兴堂制作黄山烧饼 参观博物馆研学徽州文化
上午我们走进徽州糕饼博物馆,这里介绍的是徽州糕饼老字号——胡兴堂。黄山烧饼又叫“蟹壳黄烧饼”、" 皇印烧饼 "、“救驾烧饼”。人皆谓:“薄如秋月,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

然后,我们又参观了徽州文化博物馆。“孝弟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这则楹联就是徽州文化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千里研学路 留梦在徽州
回望千里研学路,我们收获了很多……
我们收获了成长。几乎没有离开父母怀抱的孩子,这次选择了独立远行:自己收拾、自己安排衣食住行。一个背包、一个拉杆箱,便承载起独立的梦想。


我们收获了知识。新安江畔、浮雕前,我们了解了徽州历代名人;体验了徽州竹雕制作,感到了竹雕艺人的传承的不易;走进茶园采茶,学习泡茶,知道了徽州人“人生第一杯茶献给老师”的礼仪;了解了徽州悠久的历史,明白了徽州的牌坊文化和徽派建筑风格;在渔梁坝,在鱼鳞街,在徽州文化博物馆,探究到徽州人崇文好儒、重视读书和徽商的贾道儒行。
我们收获了珍惜。一颗红色基因注入前面的躯体,让我们传承发扬,珍惜美好当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

我们把梦就留给徽州,徽州把历史文化、兴学重教、礼仪兴邦注入我们的梦。千里研学路,我们从未止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