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喜讯!山东省济南回民中学校长杨长寨获“2020-202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提名奖

教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日前,生态环境部联合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事设施建设局组织开展了“2020-202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山东省济南回民中学校长杨长寨获得提名奖。

01用绿色力量推动整体提升办学质量

2017年底,杨长寨调任济南回民中学校长,在创建美丽多彩的幸福“新优”回中、着力开展绿色教育推动学校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基础上,他提出要打造“精致、精美、精良”的钻石型特色高中,自此,学校坐上了高速发展的列车,迸发出蓬勃向上的力量,绿色教育成为了回中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02他走到哪里 哪里就是绿色满园

杨长寨1985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出于专业原因,他对化学工业、化学生产始终保持着密切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杨长寨主动将绿色学校的建设纳为己任。从当年的济南铁路第一中学起步,到现在的济南回民中学,杨长寨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带领过4所高中大搞环境教育,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最大程度地播撒到孩子们心间,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是绿意满园。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出了大批可实施环境教育、绿色教育的师资人才,各学校先后拿下了“国际生态学校”“省级绿色学校”“低碳学校试点”“济南市德育品牌”“济南市教育管理榜样”等荣誉称号。

放眼回中校园,随处可见的正是各种光伏电站、风能太阳能路灯、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雨水回收系统等设施,绿色科技、绿色创意、绿色教具触手可及。目前,回中校园光伏电站的年发电量在3万度左右,目前总数已逾9万度,为学校节省了5万多元教育经费,相当于种植了5400棵树。30多个能容纳一吨半雨水的回收桶几乎完全满足了学校日常浇灌花草、擦拭操场的需求。“我们的他推动各班级设置了生态委员、可回收物资站点,每年回收8万个塑料瓶,减少了师生百万个塑料袋使用量,为济南市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回中贡献。

03在细节处做好生命教育

做绿色教育的时间越长,杨长寨的思考也就越多。2018年之前,济南回民中学是没有食堂的,每天中午吃什么?去哪儿吃?刮风下雨怎么办?成为了最令老师和同学头疼的事情。杨长寨来到济南回中做的第一个重大决定就是建起食堂,让回中师生在学校里就餐,吃安全的餐、健康的餐、有营养的餐。到2019年暑假,济南回民中学每个年级都拥有了自己的大餐厅,还有了教职工餐厅、民族餐厅。

一天24小时里,学生几乎四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教室度过的,室内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杨长寨推行的“四美教室”,即整齐美、洁净美、绿色美、文化美,为大家打造了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回中的教室不仅有浅色窗帘,还配备了窗纱,晴天只需要拉上窗纱便可过滤刺眼的阳光,就算把窗帘完全拉上也不用开灯,而如果是普通的深色窗帘,就会变成“室外阳光明媚,室内灯火辉煌”,造成明显的资源浪费。

杨长寨的用心还体现在很多看不到的细节里,他规定全校的窗帘和窗纱要保证一年一洗,暑假摘下来,搓洗干净、晾干后再每个教室挂好。“窗帘乍一看都很干净,但其实上面挂满了看不见的灰尘、细菌和病毒,风一刮就会在教室里飘荡,对人体造成危害。”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师生健康,“要建设绿色的学校,和谐的学校,幸福的学校。让孩子们因上回中而感到幸运,而不是后悔。”

04五大特色打破“千校一面”

可以说,全校师生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牵系在校长身上,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杨长寨做了37年的中学教育,始终清楚校长对于教育发展的理解、对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会让一所学校生生不息。2018年,他率先提出回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打破“千校一面”,开创五大特色、四大品牌,并外化为全校一致的方向和行动。

“我爱中国红”社团的成立是回民中学推行红色教育迈出的重要一步,学校定期开展红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实地参观等活动,让同学们知党史、解国情,抒发爱国情怀;由于多年来力行的绿色教育,回民中学在2021年度“碳中和典型案例”中作为唯一基础教育学校案例入选,杨长寨成为2021年绿色低碳个人典型案例,获生态环境部表彰,回中绿色教育成功走在了全国基础教育高中阶段前列;通过民族团结教育,同学们懂得了相互尊重、彼此热爱,“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大增强。

高考六大语种中,回民中学创造性地引进了日语教学,并全部使用本校师资,不仅丰富了学科资源,也让学生有了更多选择。今年回民中学高考外语第一的就是日语班的学生。杨长寨还记得有一名学生入学时英语成绩一般,尝试改选日语后,到高考外语成绩提升了十几分。受益于小语种教育,这样的学生在回中比比皆是。同时,学校也开设了法语和韩语校本课程,让学科教育更加丰富多彩。

“人才培养不能只靠刷题,动手做出来的经验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杨长寨要求回中的老师和学生必须会做实验,尤其是物化生相关。3D打印、无人机、机器人、水科技……凡是受到大众关注的学科前沿创新,杨长寨一定事无巨细为学生安排上。在科技教育的浸染下,2021年济南回中第一次参加机器人大赛,就获得了第十八届全国NOC大赛二等奖,看到孩子们展现出来的不俗的创造力和学习力,杨长寨发自内心感到骄傲。

05鼓足“精气神”奋进新征程

在学校发展进程中,杨长寨从来不会回避任何一个问题,他向管理要质量,向改革寻出路,用5年的时间让学生的精神状态、学业成绩、综合素养,老师们的专业成长,学校的整体面貌实现了完美蝶变。

2020年教师节早上,家住回中周边的一位老人颤颤巍巍地给在校门口执勤的杨长寨送来了一幅卷轴,打开后“精气神”三个大字赫然出现,这是她对现在回民中学的评价。“回中这几年的发展我都看在眼里,校园环境越来越好,老师和学生也都朝气蓬勃,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人家的话让杨长寨感动不已,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老百姓的认可就是对学校最大的褒奖。

带着这股“精气神”,杨长寨接过了几代回中人负重前行的担子,让今天的回中步入了建校以来发展的最好时期。“在‘高中俱乐部’里,回民中学尚且是一名合格成员,有浓郁绿色的成员,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加入优秀成员行列,为济南教育、济南生态文明教育增光添彩。”杨长寨相信这绝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杨长寨在回中的绿色教育实践孕育出了“”用绿色力量推动学校整体提升办学质量”的办学新动力新理念。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