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历史学科:传承历史印记,培育家国情怀

教育
关注2022年10月18日,是山东省实验中学建校74周年。坚守教育初心和使命,学校以课堂变革提高育人品质,开展“指向素养提升的高效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校庆展示课活动。
校庆周期间,各学科的展示课轮番开讲,掀起了老师们教育科研的热潮。聚焦高效课堂,新一轮的探索拉开帷幕。
指向素养提升的高效课堂教学——历史
10月19日上午,历史学科门世恩老师和马翠莲老师先后为大家展示了《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两节精彩的示范课。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方奎明,副校长范海沛、于永水,中心校教学管理部主任张志永、副主任辛丽,学生发展部副主任胡锋,国际部部分教师及全体历史老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门世恩老师执教的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门老师从”格物致‘理’—儒学的复兴“、”顺‘理’成章—文学艺术“、”格物穷‘理’—理学“与”科技及名正‘理’顺—少数民族文字“四个方面紧紧围绕核心内容”理“展开论述。通过材料解析、诗文赏析及视频展示等不同的形式,帮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解了辽宋夏金元文化。



马翠莲老师执教的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高三复习课。马老师紧紧围绕课标,以问题驱动教学,从”新航路开辟使得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有什么改变?”“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全球性流动的表现有哪些?”及“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区域文明产生了什么不同影响?”三个问题着手组织教学。课堂上链接了大量高考试题及变式训练,学生当堂练习,落实基础知识;学生现场互评,自主发现问题;老师最后总结,进行类型归纳与方法指导。



课后,历史组学科主任魏明老师主持了评课。马翠莲老师和门世恩老师汇报了备课思路和教学设计。学生发展部胡锋副主任、历史组学科主任魏明老师,张加泉、乌爱洁等老师对此次展示课进行了评价。老师们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思路,认为两位老师依据课标要求,重点突出,注重知识间的逻辑关联,从多角度、宽视野入手注重挖掘知识的广度、深度、高度,讲练结合,注重知识的落实,真正实现了高效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