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特色教育打开视野 陪伴构建“幸福回中”——济南回民中学用爱点亮学生成长之路

高校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走进山东省济南回民中学(以下简称“回中”)的校史馆,展墙上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见证了回中建校71年的沧海桑田。相比之下,有一个展区却崭新得与展馆整体设计有些“格格不入”。这个展区“新”到只有1个多月“历史”,却记录了今年5月高三线下复学后学校将教室、办公室“秒改”为宿舍,师生一同度过的“神奇”时光,彰显了学校对学生无处不在的爱。

学校秉承“爱学生就是爱事业,爱绿色就是爱生活”的育人理念,聚力打造“绿色教育、日语教育、陪伴成长、幸福校园”四大品牌,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生活理念,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成长路径,让他们在陪伴中感受爱,在“幸福回中”享受幸福生活。

  绿色教育带来更高平台

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

今年6月15日,生态环境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22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济南举行。回中27名师生受邀参加主会场和济南会场活动。参加主会场活动的23名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代表齐诵“青年低碳主题倡议”,校长杨长寨作为2021年绿色低碳个人典型案例代表发言,回中的绿色教育品牌再跃新高度。

走进回中校园,你可能很快就会发现,这里的气象与你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你会认为“颠覆了对回中的想象”。让高二级部主任韩朝飞印象深刻的是,他在给所带班级召开高中入学后的第一次家长会时,一名家长颇有感触地对他说,“孩子觉得这里太干净整洁了,已经喜欢上了这个校园。”

人走灯灭、垃圾分类、晴天不开灯、纸张双面打印……这些绿色节能理念,已成为师生日常习惯。学校开展了近5年的“四美”(整齐美、洁净美、绿色美、文化美)教室评选,使师生每天处在生机盎然的氛围中,学习也更有活力。

打造“四美”教室活动,着实给学校带来不少惊喜。横平竖直的桌椅,主题各异的文化墙、黑板报,品种繁多、枝叶茂盛的绿植,甚至每年清洗一次的乳白色窗帘和为防阳光刺眼而定制的窗纱,无不成为一个班级文化的一部分。

杨长寨每天都会随机进入教室抽查并拍照,做得好的与不好的都会被分享到工作群中。起初,一些师生并不理解校长的这一要求——“不就是桌子,摆得那么齐有什么用?”但久而久之,当这些看似苛刻的要求换来的是窗明几净的学习环境、心情舒畅的学习状态和坚持不懈的文明生活习惯时,大家慢慢明白了校长的苦心,也开始主动提高各项标准。

这里不断为学生创造体验“绿色”的机会,师生小清河生态骑行科考,推进垃圾分类,开展绿色生活指导课程;参与生态环境部组织的2020青少年环保创新活动“美境行动”,并获全国一等奖;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获评济南市中小学德育品牌,走进绿色企业、黄河探春、桃园研学与自然笔记等,每次活动都是学生大开眼界的机会。

学校设立废旧物品回收总站,每个班级开设“绿色存折”,记录每一笔可回收垃圾的收入;设置37个雨水回收桶,基本满足了全校的绿化浇灌以及清洁操场用水;还设立了光伏发电站、风能太阳能路灯,获得的电能极大地补充了学校一部分用电消耗……

绿色低碳的观念已深入回中每一个人的意识与行动中,学生现代文明素养、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大幅提升。杨长寨说,“绿色”是回中办学“底色”,但绿色不只是环保、护绿,更是对师生生命的呵护与热爱,是“爱绿色就是爱生活”教育理念的生动呈现,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种”到学生心里。

  日语教学“另辟蹊径”

为学生打开国际视野

回中对学生发展的用心还体现在另辟蹊径为他们奔个好“前程”上。2019年,学校开设日语班,每年招生2个班,今年已有270名学生主修日语,2022年首届日语班毕业生在学考和高考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对于英语学科相对薄弱但其他科目还不错的学生,在高中一入校便转而学习日语,就可以在高考中去‘拼’更好的大学。”学校小语种教研室主任、2022届日语班班主任管玉波说,每年新生暑假报到时,老师们便会详细推介日语,并让学生填写意向表自愿报名。3年过去,日语班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方式,谋求新的升学通道。

学校目前有3名日语老师,将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相结合,通过出国交流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参与实践的机会,培植学生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涯规划,让他们有更多选择空间和方向。管玉波说,通过日语班的学习,多名回中学生已决定出国留学,这在他们刚上高中时从未想过。

在保证自身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回中秉承“开放办学、与国际化教育接轨”的办学思想,努力开拓各种资源渠道,与日本申丰国际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邀请外教为学生进行授课。受疫情影响,日语外教课通过“空中课堂”实现,但仍难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他们通过与外教交流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去年元旦前夕,回中日语教研室和日本申丰国际学校开展了一场“空中教研”。高二日语班学生在录播教室通过网络连线外教,通过情境学习和体验式教学,了解中日在过年风俗文化上的差别。有学生表示,与日语外教线上交流,和自己在校听中国老师教日语的感受又有不同,让他的表达欲和参与积极性更强了。

尽管选修日语为高考语种的学生仅占全校学生约四分之一,但回中并没有放松对小语种的教研,专门设立小语种教研室,除了面向高考的日语班,还开设丰富多彩的小语种校本课程,包括日语、韩语、法语等。回中将外语教学与特色办学紧密结合,调动骨干教师力量,凝聚集体智慧,形成教研合力,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彰显了学校为学生人生发展负责所体现的大爱。

  教室变宿舍经历别样体验

陪伴延长到每时每刻

刚刚过去的春季学期,回中高三师生一起度过了一段特殊的在校时光。5月1日,济南高三年级学生自愿返校复课,一直是走读制学校的回中迎来巨大挑战。为了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复习备考,学校领导研究决定,将部分教室、办公室改为临时宿舍,让学生在本校“寄宿”,其中男生住在10个由教室改造成的宿舍里,女生住在14个由办公室改造成的宿舍里。学生从家里带来折叠床,铺上学校统一的床单,一间间特殊的“宿舍”,别样温馨。

在回中校史馆最“年轻”的展区,摆放着一个晾衣架、一张支架损坏了的折叠床、一张旧课桌,还有写有“宿舍值班室”等字样的指示牌,这便是此次学生寄宿期间的“纪念品”。挂在晾衣架上的几个造型奇特的灯泡格外引人注意,每个灯泡上还套着一个开了口的塑料花盆。

杨长寨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男生宿舍安排在教室,对面洗手间上方的灯很亮,晚上透过教室窗户照进去,会影响学生休息;但如果关上灯,学生如厕看不清路也有安全隐患。于是,老师们“发明”出这样一个单向开口的“灯罩”,既能为宿舍挡光,也能照亮如厕的路。为了让学生洗澡、洗衣服,学校还在洗手间专门安装了洗浴设备和洗衣机。

杨长寨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正是学校老师对学生爱的体现。复学后校园封闭期间,班主任每天早上5点多跟学生同时起床,晚上学生休息了,老师还要挨个“宿舍”巡查,“宿管”老师更要24小时接力,为学生夜间安全保驾护航。高三级部主任兼英语教研室主任蒋晓芬说:“有些学生从没住过校,有的老师怕他们不适应,早晚洗漱都要跟着。正是这种特殊的陪伴让师生感情更深了,全面复课后,有的学生甚至说还想继续住校。”

不仅是生活上的照料,那段时间,老师们怕学生心理不适应,还组织了一些心理调适小活动。“母亲节时,我们让每个学生为母亲录了视频,也让家长为孩子录了高考加油的视频,很多学生看了以后感动得哭了。”蒋晓芬说,线下复学前,全校教师没有一人表示有困难无法到校,毕业班班主任更是像“定海神针”一样“坐镇”在班级,陪伴学生备战高考。将“陪伴成长”作为办学四大品牌之一,回中有它的过人之处。这里的陪伴体现在学生的思想上、学业上、生活上,方方面面、每时每刻。杨长寨说,回中老师就是要把学生“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抓在手上”。

爱与专业架起师生桥梁

一点一滴筑造“幸福校园”

“让回中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最有爱的教育。”杨长寨时常告诉回中的老师们。“我们在这个集体中感受到了爱,这让我们更爱集体,也更爱学生,也是学校‘爱学生就是爱事业’理念的诠释,最终成就了一所‘幸福回中’。”

爱是一份责任,在老师们眼里,爱学生就更应该对学生的学业负责。面对这里的学生文化课相对薄弱的特点,从一入校,老师便开始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用适合这里学生的方式培优补弱,将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李斌是高二年级一名年轻的班主任,为了督促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作为一名物理教师的他和学生约定一起背英语单词并进行“PK”,激发学生的斗志。

针对部分学生在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备考中的“短板”,相应科目任课老师在课余时间为这部分学生单独辅导。

“有时一天上完6-8节课,回家累得只想躺着,但再累,老师们也在坚持。”高一级部主任田锦艳说,在这样的因材施教下,很多班级学生可达到首次合格考便100%通过,有的学生英语成绩从40多分提升到100多分。

“不以爱为名的爱”是管玉波始终践行的学生管理理念。在她看来,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而她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找到并放大闪光点。

曾有一名学生入校后成绩下滑,且不听从老师管教,在与家长交流后,管玉波发现这名学生适合“赏识教育”,她便积极引导她展现自己的书法、绘画、歌舞等才能,久而久之,学生获得的赞赏越来越多,成绩也不断提升。

学生军训长痱子,老师亲自为学生抹药;有一次杨长寨看到学生午休时穿着单薄,便回到自己车里拿出毛毯为学生盖上……“老师们表面上严格管理,但在学生们的身后,会默默地用各种方式关心他们。”田锦艳说。

今年高考离校前最后一天,学校为高三考生准备了免费的自助餐,在学校名为“大学”的高三餐厅里,各类菜品、小吃尽情畅吃,从入校到离校,学校的爱伴随学生在校生活的每一刻。杨长寨说,回中凝聚了一批有干事创业决心的教师,收获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开心与满足,在奋斗与实践中,不仅让学生来回中不后悔,更让学生因进回中而幸运,“幸福校园”逐渐生动起来。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