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培养学生“国际范”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打造学生就业“试炼场”

教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作为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青岛市的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在就业方面持续发力,学校多措并举帮助学生就业、实现成功,这其中的答案值得我们探索。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隶属于山东省商务厅,各专业紧密对接区域开放型经济和涉外高端服务业,已形成了外贸、外语、外运、外包为主的鲜明的“外”字办学特色,其中商务外语系下设的均为语种类别专业,据商务外语系主任王应喜介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商务能力和对目标对象国的营商环境、市场环境、国情等方面的了解是重中之重。

为了让学生精准对接就业市场,避免所学知识与实际企业、岗位脱节的“纸上谈兵”情况,商务外语系开辟了国家级生产线实训基地、“校中企——青岛山外国际语言翻译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独当一面的“试炼场”。

虽然这是一家校中企,不过它已经经过了青岛市工商局备案,是有合法经营范围的‘纯公司’,公司成立后,老师会带着学生们去承接社会上的真实工作项目,一起完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战能力。”王应喜说道。公司内拥有先进的同传设备、机翻软件等,“一开始学生会从简单的笔译开始参与,慢慢地就能帮助老师做语言类的相关服务了。”

在培养语言能力之外,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还特别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在课程设置中特别开设了国情专业课。如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学会和外国人打交道,怎么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还需要深入了解外国人做生意时是什么心理,目标对象国经济环境怎么样,重点产业是什么。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分析目标市场,如英国对山东苹果相关检疫标准、农药残留、保存期的规定等等,“这样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会很快熟悉工作,进入状态”。

他还表示,“老师们的目的、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梦想”。为了做到这一点,为了能让商务外语系走出的学生具备强有力的语言应用能力,学校在培养学生外语兴趣、环境建设上颇下一番苦功。

据悉,“每每英语”是商务外语系的特色品牌,每天有外语听力活动,每周开设外语角,学生可与外教等举办特色沙龙,每月有相关行业老师开讲座,每学期还有相关外语竞赛,如演讲、口语、写作等,每年开办持续2个月的外语文化节,学生们可以进行文化展示、外国服装cosplay以及竞赛选拔等,据悉该品牌已经持续举办了20多年。

在如此教学方法的促进下,功不唐捐,学校4级一次性通过率95%,6级一次性通过率60%,韩语每年有约10%的学生考出Topik6级(Topik最高级别,可从事韩语教学),这些成绩在全国职教圈名列前茅。

同时,随着时代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和各行各业建立了紧密联系。学校不仅设有同传实训室,还正在筹备建设VR语言仿真实验室。“比如说当我们给学生讲到签署《独立宣言》的内容,就可以通过VR技术把学生变成参与签署的5个人之一,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去模拟,而不仅仅是‘看一看’。”在学校中还设有省内有名的“外语村”进行世界各地风情的静态展示,“学生们可以观摩伦敦的双层巴士,还能就巴士的运行路线进行小组讨论,增强外语应用能力”,王应喜说道。

依托援外培训平台,提高学生国际视野

自2012年学校成为山东省唯一国家援外培训项目综合性承办执行机构以来,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和山东省企业“走出去”。据国际官员研修学院院长王保红介绍,随着中国崛起速度增长,在国际上越来越有影响力,目前学院承接国家商务部的培训项目,针对国外官员进行短期培训,让国外官员了解真实的中国现状以及“一带一路”等利好政策。

我们目前的培训班以14天、21天的为主,每个班都有不一样的主题。拿出口贸易方面来说,会涉及电子商务、蔬菜种植、公共管理等多个方面。我们邀请了全国大咖级的老师、各领域的专家前来上课,还会安排学员参加课堂之外的考察。”王保红说道。据统计,目前已开设91期培训班,涵盖能源、制造业、农林牧渔等15大领域,规模居全国高校首位。

以多米尼加为例,有位部级官员连续两年前来参加培训,在2019年由该官员推动学校与多米尼加科技教育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国内首个。今年受疫情影响,多米尼加通过大使馆与学校联系,希望达成线上培训,观摩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好的做法,而这正是学校的强项。“线上培训的项目正在策划中,将会在不久的未来实现”,王保红说道。

在这个援外项目中,学生有机会参与其中。经过学校层层选拔,学生们可辅助带班老师执行日常工作,在其中既可以锻炼外语能力,又能了解到如何与国外官员打交道、怎么处理国际事务,以及了解国外文化等内容,不少参与其中的学生志愿者表示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文/新浪山东 于付天骄 魏雪)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