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六大非遗课程进济南市长清区平安中心小学课堂

教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9月30日,久违的秋日暖阳迎来了由济南市长清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组织,济南市长清区平安中心小学主办,长清区小学美术“三维教研”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教学”现场会。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美术教研员亓延庆老师、济南市槐荫区教研员郭立老师、济南市莱芜特殊教育学校张修刚主任、山艺课程指导王爱民老师、区小学美术教研员王桂芹老师、街道教研员周燕、长清区平安中心小学校长赵姗,以及各街道、乡镇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共分四部分,首先是参观非遗作品,上学期,根据学校教师爱好特长和学校现状,平安中心小学将陶艺、传拓、面塑、剪纸、草柳编、蓝印花布六大非遗课程引进课堂。其中剪纸课程自2003年就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作品引得来参观老师驻足观望、品评鉴赏、流连忘返。

第二个环节是参与非遗作品现场制作,感受传承魅力。尤其是软陶制作,吸引了很多教师体验,大家现场制作配饰,挂件,热情极高。拓片现场制作,引来老师们阵阵叫好。非遗作品泥泥猴在孩子们灵巧的双手下,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这些,都是在长期非遗课程浸润下,孩子们的出色表现。

第三个环节,观摩由学校非遗教师谯敏老师带来的《千年传拓 魅力非遗》制作课。谯老师从拓片的来历以及历史价值到它的制作方法,全方位的进行了展示。孩子们从上纸、拓墨、揭取、装裱,整个环节一气呵成。展示课采用全程大屏展示,让大家可以轻松地观摩到每一个制作细节,与会教师收获满满。

第四个是交流环节,平安中心小学赵姗校长、非遗课程负责人教师谯敏、非遗传承人山东艺术学院王爱民导师分别作了精彩的发言。赵姗校长介绍了学校非遗课程的开设,及非遗课程带给学生的滋养身心的课程教育,是文化课所不能给予的。谯敏老师更是从自己的初心开始谈起,让大家明白,长效教育机制是开展非遗进校园的重要制度保障。学校可紧密结合新课改,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艺术价值突出、适合小学生掌握的非遗项目引入课堂,开设非遗课程,制订详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编写、出版相关教材。王爱民导师也从非遗项目的重要性中总结出学校、社会开设非遗项目的重要性,从如何选择适合的非遗项目到课程指导,高角度、高站位的对课程进行了指导。

在互动交流环节,来自区中小学的四位骨干教师,畅谈了他们的感叹、感动,并提出中肯的建议。市教研员亓老师、槐荫区教研员郭老师、茉芜特校张主任的精彩点评、高屋建瓴的引领,则将会议带向新高度、引入新高潮。王桂芹老师从主题、形势、背景、搭台、感谢与祝福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对平安小学的非遗工作寄予厚望。

本次研讨会在现场老师们的惊叹声中圆满结束。平安中心小学将继续不忘初心、携手前行,将非遗文化做活、做亮。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