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济南托马斯实验学校高中部研学:行走的课堂,别样的成长

新浪教育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本着“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济南托马斯学校高中部于11月28日至29日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天的合肥研学之旅。

朝圣“东方超Superconducting Tokamak--EAST

28日下午,研学团队一行来到中科院合肥科学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参观了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了解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的最新动态。 

研学团队此次参观的是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性容器)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

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研学团队介绍了等离子体的形成、超导材料的性质、核聚变反应原理和磁约束聚变装置原理等科技前沿知识。

以宣传片的形式介绍了等离子体所的发展历程和几代科研工作者为中国核工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在自由交流环节,济南托马斯学生科技社团的发起人问到了关于托卡马克和仿星器各自优势的问题。

这种辩证性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得到了工作人员的赞许,并借此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敢于发问,要有钻研到底的精神。

对于研学团队而言,这次的参观活动不仅是一次科技之旅,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宋所长介绍,这是此领域全世界最先进的实验平台、每年有4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前来交流与合作。

同学们为祖国的科技进步而倍感自豪。

据介绍,当人造太阳最终研发成功时,全人类的能源问题将迎刃而解、很多源于能源争夺的冲突与战争将被避免。

大家意识到了科研工作对人类的伟大意义,和科研人员个人价值实现的无限可能。

科学展演

正如东道主合肥安生学校校长余海燕所讲,全国托马斯学校的PBL(项目式学习)就是让学生把理论外化为现实,在现实世界又进一步探索、深化知识。 

所以,此次研学之旅,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双方学生间的PBL交流和学习。

济南托马斯学校高一年级牛浩然和邓泽发同学就《坚固的桁架桥》、李尚真和穆熙元同学就《不同椰土配比对绿豆发芽的影响》分别作了课题展演。

合肥托马斯高二的学长则介绍了《不同光照对绿萝的影响 》、《无线电遥控航空模型的制作与飞行》两个课题。

以自身经历就探究思路、研究方法、注意事项等问题作了毫无保留的分享。

插班听课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此次研学还安排了插班听课环节。同样的课程,不同的老师,也许还有不同的教学设计,这带给学生更多的新鲜感和差异视角。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可以身临其境地观察更优秀的同学课上的表现,感受兄弟学校的学术氛围,促动反思、激发斗志。

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夏校是很多高中生会选择的留学背景提升活动之一,也是进入名校的加分项目。同学们有幸与合肥学子一起聆听了杜克大学Nicki Charles教授关于杜克大学2020年夏校项目的说明会。

Nicki教授着重讲解了申请杜克夏校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如何准备文书申请,还介绍了三种夏校课程以及申请夏校的多种优势。

济南托马斯学校师生认真聆听并参与了互动,且在会后与教授进行了友好沟通和交流。

以球会友

体育运动既可以有效激发人体活力和提高快乐指数,还可以迅速破冰和增进人际交往。为此,11月28日晚,我们特地安排了一场双方师生的友谊篮球赛。

简短的一场比赛,唤醒了冬日慵懒的神经,传递了拼搏、奉献、合作的精神,更增进了师生和生生情谊。

意犹未尽的我们,于第二日上午,又进行了一次大蜀山户外徒步活动。

温润的空气、和煦的阳光、斑驳的树影、零落的片片霜叶,不停欢笑的我们……这个冬日是如此的美好!

通过这次研学,满足了每个人心中那个关于旅行的梦想。

也开拓了眼界,体验到了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教育,同时,增进了师生感情,结交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在愉快的心情中自主学习,提高能力。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也是真正的目的。

此次研学之行,孩子们也感悟满满。。。。。。

2019级 仇泽舜 Casper

让我开心的是,这次讲座全程英文,没有翻译,但我却清晰流畅地听完了整个讲座。

感谢老师们的辛勤指导,让我在入学后短暂的时间内自身英语听力有了质的变化!

2018级 米秋合 Leo

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我们有幸参观了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EAST“人造太阳”。

小时候看过电视上的报道,没想到如今能亲临现场感受一下这个世界第一的伟大装置,真是妙不可言!

我国的这个托卡马克装置打破了世界纪录,能持续释放上亿度高温且持续很长时间。

我深感量子物理的魅力无限!如果我以后学习相关专业,定会回国参与研究,为祖国做贡献。

2019级  魏敏珊 Tracy

阳光明媚的28日,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在中国科学院接受的一场视觉和心灵上的洗礼。

“人造太阳”的盛名早有耳闻,但也仅仅是有所耳闻的程度。

真正站在它的面前时,被巨大的震撼和不真实感包围,甚至一时想不出合适的词藻来描绘眼前这个不知道聚集了几代人心血的庞然大物。

第一次确切地体会到自己和改变世界只是一个触手可及的距离。

这么多人在为我们安适惬意的生活、为地球的发展付出努力,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019级  杨婧怡 Audrey

这次研学的收获:改变惯有的学习模式和思维。例如,PBL项目,最终成果只是一个汇报,貌似简单,实则要多方面考虑,还要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综合运用。

它带给我们很大的创新空间和很多的实践机会,有利于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的依赖观念,改变我们“死读书”的学习方式。

我最大的感受是,虽然来托马斯的时间不长,但自己却变得无比真实。

再也不会有什么瞒着老师,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先想到老师,疏解不了的事情全找老师。师生像好朋友一样平等的相处,这就是理想中的生活、学习环境和状态。

2018级  李晓丛 Kathy

“这三天我一定会很孤独”,这是在去合肥之前我的内心独白。但到那儿之后我发现,合肥的同学都非常热情,尤其是高二的同学。

虽然,我们有着不同的上课体系,不同的学习方法,但是那股子积极上进的劲儿又是格外相似,只因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

我们每个人都阳光向上,充满朝气,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每次交谈,我们都能从对方的经历和经验中学到很多。

2019级 李尚真 Karolina

攀登大蜀山有感:一棵枯树换一个角度,能看出不同的影像。我不禁思考:一些困扰我们的人和事,是不是也要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

到山顶的一段石阶,山路静谧,唯有树叶间漏下的斑驳阳光映照其上,甚是美哉!

下山容易上山难,人生也许正如此,脚踏实地,勇攀高峰,才能收获山顶的美景。但只仰望星空,不发力于脚下,那便只能在山脚徘徊。

思想与行动常不符的我,逐渐理解坚持是要付出多倍努力,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这样才有可能到山顶。

2019级  王龙飞 Max

美好的瞬间总是短暂,合肥之旅眨眼间就结束了。

托卡马克的视觉震撼,篮球赛的精彩纷呈,大蜀山的绿意盎然,无一不寄托着老师对我们的厚望与嘱托。

我希望在托马斯这个友爱、团结的大家庭中慢慢学习,一步一步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成长;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永不止步!

作为托马斯人,我们将为每一位加入的师生提供更多、更优的研学和成长机会!快快加入吧!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