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被手机绑架的老人该如何拯救 不讲大道理巧用示弱法

青岛今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中老年人不再满足于打电话、收发短信等功用了,发微信、刷微博、玩小游戏等也成为他们的生活内容,很多人甚至表现出比年轻人更强烈的热情。沉迷刷手机影响家庭和谐、熬夜玩手机更危害身体健康……诸般问题频生。

在继担心孩子迷恋手机之后,很多人开始苦恼于老年父母沉溺于手机世界的现象。作为儿女,该如何劝说父母成了很多人一个难以把握的度……

>>>尴尬

玩手机引发“家庭大战”

“我和你爸过不下去了,我怀疑他外面有人了……”几天前的一个中午,30岁的王璇接到了母亲的一通电话,这通电话里的消息把她给惊到了。细细问来,原来,当天上午,她父亲在床上躺着玩手机,里面传出了一声语音,而且是女声,她母亲便问了句是谁,父亲却不作回应,两人因此吵了起来。于是,情绪难以平复的母亲就给王璇打了这通电话。

王璇随即给父亲打电话求证问责。“我爸说是买耳机时加的群,是一个女群友在里面发的语音……”面对这样的解释,王璇非常不放心,决定请假回家看看情况。回家后,她很快确定这只是虚惊一场,“我妈说我爸最近这段时间太迷手机,每天抱着手机各种玩,她已经忍了好久,这次是忍无可忍,便借题发挥发了一通火。”得知真相的王璇哭笑不得,虽然觉得母亲的处理方法过于偏激,但她也确实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王璇告诉记者,她的老家在农村,父母今年都52岁,“也就近几年的事,我给他们都换上了智能手机,教他们用微信。”她说,因为父母住在农村,环境相对闭塞,就想让他们通过手机多接触接触外面的世界。刚开始,父亲没有母亲学得快,也不是很喜欢玩手机,但这两年渐渐地开始入迷了,“经常抱着手机浏览微信里的各种消息,加的群也不少,消息不断,还时不时地往家庭群里发几条看上去明显是谣言的消息。”王璇说,但她觉得这些并不是啥大事,对于谣言会经常提醒父亲,也没太过在意他对手机的沉迷。但这次事件给王璇敲响了警钟。

“我妈是一个很通情理的人,而且也很包容,这次她发了这么大火,肯定是忍无可忍了。”说到这,王璇有些愧疚。她告诉记者,自己其实也认识到了父亲迷恋手机的问题,“以前我回家,我爸一般都陪着我和妈妈一起说说话,现在基本上吃完饭就躺回屋里玩手机去了。有时一玩就是半天不出卧室门。”而最让王璇感到担忧的是,父亲的性格也变了不少,“就拿这次的事来说,如果我妈问他的时候,他照实说也没啥大事,但我爸就是不给看,还把手机锁了,我妈也打不开,气得把手机都摔了,我爸还觉得是我妈小题大做。”

>>>调查

沉迷手机的老人真不少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对于接触这一新生事物的中老年人,大部分在使用上还是有节制的,并没有达到入迷的程度,但也有不少人过度迷恋上了手机。

沙发里一窝,床上一躺,拿着手机,手上不停滑动着,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是市民赵凯65岁老父亲的日常,“在我看来,他就是玩上瘾了。”赵凯告诉记者,自家老人算是比较早接触智能手机的,“玩微信、刷微博、看各种新闻资讯等都不在话下,手机上还下载了各种时兴的小游戏。”他边说边感慨,自己都没父亲迷恋手机,“有一次我半夜起来上厕所,发现他就坐在客厅沙发上玩手机,没想到这么迷。”赵凯担忧道,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看,对眼睛、颈椎肯定不好,“这样下去,真怕他把身体搞垮了。”

与此同时,市民徐莉提出了另一方面的担忧,“父母对手机上看到的信息深信不疑,并广泛转发。”而且,父母的关注点截然不同,“像我爸,朋友圈里经常会转发类似‘央视罕见报道’‘某军情谍报披露’等来源可疑的资讯,我妈则热衷于转发各种养生知识、饮食谣言……”

有一位网友的吐槽可以说非常形象——“我妈,每次打电话问她干什么呢,都是看手机,不断地转发垃圾新闻,传播‘养生之道’;我爸,天天斗地主,累得半死赢两块钱,还总跟我显摆;公公,下班回来,一边充电一边玩,直到睡觉,还要一直念他觉得有道理的、好玩的文章和段子,嘴里不停地感叹‘这些人怎么这么有才,怎么想出来的’;婆婆,不是今天手机没网了,明天打不出去电话了,就是后天找不到照片了……每次看他们戴副老花镜,用僵硬的手指玩着手机,我就会想到十几年前,让我们戒掉网吧,戒掉网瘾!”

据极光大数据日前发布的《2019年社交网络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60后”有每天发布朋友圈的习惯,近八成表示自己每天都会刷朋友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60后”群体中超过六成认为自己非常依赖或比较依赖微信,他们对社交的执念甚至要高于年轻一代。

>>>苦恼

面对长辈问题不知咋劝说

在王璇看来,父亲迷恋手机,成了破坏家庭和谐的不定时炸弹;在赵凯眼里,父亲熬夜玩手机,伤眼伤颈椎影响身体健康。但该怎么应对?他们都犯了难。

“我是真的很生气,也是真的着急,但又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跟我爸说。”王璇坦言,面对长辈,她不知该如何去说教,“说轻了根本不起作用,但我也不可能像训孩子那样去训我爸呀,我还怕伤害到他,让他产生逆反情绪破罐子破摔咋办?”所以,王璇只能不断对父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自己肯定也是理亏的,但态度上表现良好,手机还是不离手”。同样,赵凯也表示非常为难,“不痛不痒地跟我爸说,他嘴上敷衍着,该怎么玩还是怎么玩;说得狠了,他直接就怒了,吆喝着‘不用你管’,唉……”

对于儿女的诸多顾虑,老人也有自己的想法。“玩微信这不也是为了方便和孩子交流嘛!”60岁的高存玉认为,现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都玩得特别溜,自己不玩就落伍了,“多看看各种新闻,了解各种资讯,也是为了不和社会脱节”。

市民张海峰表示,如高存玉老人所言,确实是一个重要原因,但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沉迷于手机也是事实,“我觉得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可能很多人认识不到,接触智能手机的初衷已经变了,迷恋手机实际上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身心健康甚至是家庭和谐。”他表示,自己一直对此非常警醒,“很多人在公交车上、地铁上都喜欢低头玩手机,我自己就从来不玩,除了打电话和发信息用于联系外,虽说也会刷微信微博,但尽量克制,不会沉迷于此。”与此同时,他经常和父母通电话聊家常,并一直向他们传达少玩手机的想法,“我觉得效果还是分人吧,都使用智能机,我妈就不爱玩,就喜欢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晚上出去跳个广场舞,我爸还是挺迷手机,天天躺床上翘着二郎腿各种刷,我也很无奈。”

不讲“大道理”

巧用“示弱”法

如何帮助老年人摆脱手机“依赖症”?记者咨询了育伟心晴心理工作室的心理咨询师付磊。他告诉记者,想要应对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这其中的深层原因。他分析,中老年人和青少年迷恋手机其实都有一个共同原因——孤独感。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存在孤独感较为普遍,而且来自各方面。我们经常会看到公交车上不相熟的老人很乐意与陌生人交流,就是因为‘想找个人说说话’。老年人渴望并追求天伦之乐,如果子女由于种种原因忽略了对他们的关心,很少与他们沟通,那么就容易引发沉迷手机的问题。”付磊表示,同样对于青少年来说,在青春期容易出现心理的闭锁,“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主要是不向成人坦露,诸多苦恼又使他们倍感孤独和寂寞,希望能够得到理解。但因为沟通和社交能力低,有的人因为内心压抑,就通过玩手机宣泄和释放寂寞,在虚拟世界追求满足感。”

但二者又有所不同。老年人随着衰老,因为容易患各种疾病,不安全感日益增加,“他们担心自己的健康,但不容易获得相关信息,于是手机中的养生文章就成为老人的‘救命稻草’。”与此同时,老年人的适应性差,比较不容易适应新环境和新情景,而手机的方便易操作和内容的丰富新奇,可以让老人足不出户接触世界。“老人非常注重自己的经验,很不愿意打破自己的行为习惯,手机使得老人在接触新事物时的心理压力比较小。”

而青少年沉溺手机主要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青少年对新鲜事物好奇与探究的欲望十分强烈,因此少数人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往往因为自制力薄弱而深陷其中。”再加上很多青少年因学习压力过大,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为了逃避现实,抱着手机不离身就成为了痛苦的遮掩。

原因分析之后,付磊就老年人沉溺手机给出了自己的专业建议——

首先,预防为主。“子女应以身作则,提高陪伴老人的质量。”付磊表示,我们经常说老人是“老小孩”,其实并非空穴来风,老人也存在着与孩童类似的“模仿”机制和心理状态。“如果在陪伴老人的时间里儿女们都抱着手机,生活状态和心情都在朋友圈发布,老人自然会有样学样,沉迷手机。子女常回家看看,在陪伴的时候放下手机,多与父母聊天沟通,是预防老人沉迷手机的好方法。”

如果发现父母已经开始迷恋手机了,子女在劝说时也要注意语气。“子女应该学会示弱,少指责,多请求。”付磊表示,受尊敬是老年人一种心理需求,老年人在社会中是弱势群体,因此对于“冷淡”和“指责”十分敏感。“如果发现老人已经有手机成瘾的情况,成年子女与老人沟通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责备的语气,不讲‘大道理’,学会运用‘示弱’的方式,表明自己对老人沉迷手机的担心,请求父母‘来帮自己一个忙’解决这种担心。”

最后,付磊指出,手机成瘾其实与其他心理问题一样,都是可以通过专业力量进行疏导的。“发现问题后尽早寻求专业帮助。在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在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范围内,详细地制定可实行的行为干预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状况会不断好转。”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