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齐鲁最美教师候选人济钢高中熊秀娟老师: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新浪教育
关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家族,一个家庭,无外乎此。民族、家族犹如浩瀚的夜空,一代代人投身其中。教育的目的便是通过传承和发展文明,使星汉灿烂,璀璨光明,辉映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天空。当然,在这个信息泛滥、日益喧嚣和浮躁的多元时代,教育不仅需要担当和坚守,还需要人们以赤子之心用思考、行动、记录去捍卫。
当“天上的星星变得灰蒙蒙”,“变旧生锈”时,你会选择做“只会抱怨的八哥、海鸥和老鹰”,还是选择“带上水桶和抹布,去把它们擦亮”?
对于社会而言,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人,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去擦亮星星的人。对我而言,最美教师就应当是心有梦想,胸有担当,勇于并乐于擦亮星星的人。
——记齐鲁最美教师候选人济钢高中熊秀娟老师: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我与“教师”这个职业结缘,起于胎教,始于热爱。我出生于一个小山村——济南市平阴县李沟乡胡坡村。妈妈是一名优秀的乡村教师。她叫丛吉芬,从教30多年,扎根乡村,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做了一辈子乡村教师,和当地的其他乡村教师一起,为家乡培养出一代代的大学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为家乡带来发展和复兴的希望。在整个教育生涯中,她获得的各项荣誉证书有厚厚的一大摞,曾先后被评为“平阴县优秀教师”“济南市优秀教师”“济南市三八红旗手”等等。《大众日报》曾以“丛吉芬和她的三个家”为题对她的事迹进行过报道。
上世纪80年代,乡村学校由于人员不足,往往是一个老师教授多门课程,他们承担的责任和工作过于繁重。就妈妈而言,她就教过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等,同时还要兼顾生活老师的角色,照顾学生们生活。小时候,我经常见到的情景是:白天妈妈在学校辛苦忙碌地上课,照顾学生;晚上在昏黄的灯光下伏案工作: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刻版油印试题……她整天忙忙碌碌,乐此不疲,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也曾不解地询问过她,这样的生活辛苦吗?可她总淡然地回答: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为人师长的乐事;用自己的微小的力量去改变、影响他人求真向善,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但妈妈也有黯然神伤的时候,每当见学生因家境贫寒面临辍学的困境,妈妈便带我一起去家访,做家长工作,每月悄悄地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资助家境贫寒的孩子。看到学生的双眸因有了求学的希望而重新焕发神采,我内心对妈妈有了深深地钦佩。
是啊,“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你不选择,他不担当,我不行动,“星星”就会“灰蒙蒙”。我心中一个想法油然而生,那就是将来像妈妈一样,做“擦亮星星的人”,从事教育事业,用美好去塑造美好。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1998年我顺利地考入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毕业后,我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二)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有因果。佛曰:前世千百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相遇、相识。作为一名教师,和孩子在一起就是人生最美好的相遇。从此课堂就是成了你的舞台,你可以在此谈古论今,演绎出精彩的人生。从此教室就成了你的归宿,你可以在此寻得人生的慰籍。
我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去引领更多的孩子看到更美好的风景,遇见更美的自己。但是教师这个职业“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我羡慕名师的风采,挥洒自如,举重若轻,温文尔雅;但我深知这背后的艰辛与付出。
下面是我周五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5:30起床
5:35-6:10洗漱,并为儿子准备早餐
6:30-7:00早自习前级部值班
7:00-7:40早自习
7:50-9:30语文教研组集备听评课
9:30-10:00课间操到岗
10:00-10:45语文备课组小集备
10:45-11:45班主任会
11:45-12:20小自习值班
13:50-14:00值班查迟到
14:00-15:45两节语文课
15:45-16:00眼保健操班主任到岗
16:00-16:45班会课
16:45-17:30小自习值班
18:00-22:00晚自习值班
22:00-22:40宿舍值班
23:00到家
这个时间表是我一天工作的写照,也是我日常工作的投影。
2012年9月,2015年11月,我因为积劳成疾,曾两次生病住院,为了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我入院前到做了详细地安排。每天晚上,值日班长会给汇报当天的班级情况。手术后,我忍着疼痛,不顾主治医生的劝阻,提前上班,又开始繁忙地教学和管理工作,班主任工作一天也没落下。在2013年和2015年高考中,我所带的班级高考成绩优异,一本上线人数位于学校第一,许多孩子考入211、985名校,赢得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赞誉。附:学生给我的一封电子邮件。
亲爱的小熊老师:
你好!
总有几位老师让我们尤其感动。谢谢您熊老师。您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关照,总是让我们在或沮丧,或困顿,或将要放弃的时候,又重新燃起一点希望。“我们的心血没有付诸东流,老师还能看到我们的努力。”这就是我们依然前行的原因。尽管有时怀疑,尽管甚至厌弃。“为自己而学”有的时候,其实连自己都不信。“为感谢老师而学”,有的时候,反而会给予我们更大的动力。
熊老师,士尚可为知己者死。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最后一学期,唯期与您长路偕同,踏上这最后的征程,走过光辉的岁月。
于此,恭祝老师,新年快乐!
您的学生
2015.1.31
日常工作的繁琐辛苦并没有消磨掉我奋斗的锋芒和学习的热情。我深知“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头,只有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才能才会很好地发挥作用。教师应该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我善于钻研,勤于反思,乐于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把“快乐语文”、“活动语文”、“生涯规划教育”引入语文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舞台,为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厚重的人生底色。教研并举,注重在“教”中钻研探索,在济南市教学改革展示交流系列活动中提供各种展示课、示范课和优质课。并及时反思总结心得体会,撰写的多篇论文,并参与承担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皮影戏传承与创新的高中校本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Z2017045 课题类别:规划)。2019年入选济南市高中语文学科青年名师培养计划。
从教17年来,我的教学生涯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但我心中有信仰,一直在努力前行,从不敢有丝毫懈怠,让青春年华在为教育事业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三)心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教育需要奉献,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韧性与努力,但同时教育又是充满生命,充满诗意,充满内蕴的事业,只要我们用敏锐的视角、教育的睿智和热情去用心捕捉生活中潜伏的种种契机,我们就会收获许多意料之外的美好。这些美好,让教育多了些情味、余味、韵味。这些美好成了点亮学生心智的明灯,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使学生对班级有了一分持久的眷恋与热爱,从而建立起与学生灵犀相通的良好关系,也让我们回忆起教育,总有一种欣慰与感动。
“三·八”妇女节那天,我在思考以什么的方式提醒学生给母亲打个电话并借此进行“感恩教育”。既不能煽情更不可说教,因为我信奉这样一句话——“生活即教育”。
晚自习前儿子正好和我一起在教室,想到他刚刚为我唱的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我灵机一动,对儿子说:“灿灿,你能为哥哥姐姐再唱一遍《小乌鸦爱妈妈》吗?”
儿子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他看到我鼓励和期盼的眼神,落落大方地走到讲台中间,有板有眼的唱起来:“路边开放野菊花,飞来一只小乌鸦,不吵闹呀不玩耍呀,急急忙忙转回家。它的妈妈年纪大,躺在家里飞不动,小乌鸦呀叼来虫子,一口一口喂妈妈。多可爱的小乌鸦,多懂事的小乌鸦,飞来飞去不忘记呀,妈妈把它养育大。”儿子边唱还边用脚打起节拍,一些学生受他的感染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我疼爱的摸摸儿子的头,然后揽过儿子对所有的同学说:“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希望所有的同学们今天给妈妈打个电话,耐心听完她们爱的唠叨,祝她们节日快乐!”
幼儿园的老师非常用心的选在这个节日教孩子们唱《小乌鸦爱妈妈》,他们用歌声对我的孩子进行了爱与感恩的教育,而儿子又以自己的言行将这种爱与感恩传递给了我的学生。
教育便是用生命点燃生命的过程,在这其中需要持久的爱与坚韧,也需要智慧的火花,春风化雨般将爱播撒到学生的心田。
2014年学校举行了“走青春路,做育花人”主题班会课比赛,我有幸参与其中。在班会课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请说一说那些令你感动的具有极强责任感的人和事?”
文俊突然站起身说道:“老师,我认为我们班最负责任的同学是小迪。她为了给同学们充餐卡方便,能把全班所有同学的餐卡的卡号都能背下来。老师,你没听说过吧?”
我简直太震撼了,连连说:“从未听过,也从未想过。”
全班同学将目光一起投向了小迪。她微微低着头,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
文俊接着激动得讲道:“有一次,我去食堂吃饭,看到小迪正在饭卡充值处排队给同学单充饭卡。她前边大概有7个人。饥肠辘辘的她,虽然脸上有些焦急和无奈,但依然在耐心等待。我认为她是我心中最具责任感的人。”
听到这话,大家的神情更加钦佩,有几个经常忘记集体充饭卡常麻烦小迪单充的同学脸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为这个负责任的女孩。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育契机是经常的,大量出现的,但跟机遇一样,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同时教育契机又是稍纵即逝的,要及时利用,如果错过时机,效果可能就不明显。这种教育契机的特点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灵活的脚,善于走近学生;要有敏锐的眼,善于发现美好;要有迅急的手,善于捕获美好;要有勤快的嘴,用美好引领美好。

(四)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北宋理学家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此境界,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身为一名教师,一间教室可以仰观宇宙之大,三尺讲台亦能俯察品类之盛。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学习,参与实践,让灵魂像先贤圣哲那样卓越不凡,先改变自身,继而改变自己的学生,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将家国情怀植入学生的心田,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我一贯秉承“成人达己,奉献社会”的人生理念,提升自我,以便更好地回馈社会。满怀教育热忱和强烈的责任感,积极为山东教育对口支援青海海北州尽自己的一份心力。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受山东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的邀请代表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到齐鲁师范学院为青海省海北州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并做了题为《把准高考脉搏,赢在高考;提高人文修养,超越高考》的报告。2015年11月我前往青海省海北州第一中学,不顾长途跋涉以及高原反应,提供高三教学示范课《三步五招巧解文言文断句》并做了题为《润物无声,以文化人》的德育报告,受到了当地师生的一致好评。
2017年,我很荣幸被选为济南市历城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在担任人大代表期间,我按时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积极参加每次全年会议、代表团会议;认真审议各校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积极提出高质量的议案;积极参加统一组织的视察、专题调研,加强履职学习和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
每一间教室都是一个成长中的“小国家”“小社会”,现在有什么样的教室和学生,就意味着我们的民族有什么样的未来。为此,我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理念植根于学生的心田,引领学生更好地成长。曾参与并亲自辅导济钢高中学生“大手拉小手活动”,到34中和历城六中进行“责任”主题班会课展示,教育孩子勇于承担责任,;亲自带领班级学生组建青年志愿者先锋团,与名辉豪庭共建文明社区;组织策划学生参观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了解农业科学新成就;组织带领学生参加华联超市、山东省图书馆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就应该像生命中的绿洲,给心灵孤寂的人以电光火石搬的温暖,让迷途的双腿载欣载奔,找到心灵的路;教育就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让人不断走向崇高。而我作为一名普通而又光荣的人民教师,将一如既往,心怀信仰,擦亮一颗颗“星星”,让教育的星空更加璀璨夺目!
(内容来源于济钢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