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改革开放40年|山东日照:耕海牧渔 走向深蓝

新华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耕海牧渔,走向深蓝。作为传统海洋渔业资源大市,山东省日照市渔业正从近海走向远海,渔业技术和装备实现质的飞跃,海水育苗养殖和远洋捕捞实现重大突破。经过40年的发展,日照市水产品总量增长了12倍多,不仅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水海产品,也成为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推动力量。

夜幕下的日照黄海中心渔港依然灯火通明。多艘大型渔船正陆续靠岸卸货。

“以前是木壳船,拉些小虾,大经济货也捞不着。现在改进了,使用铁壳了,捞点经济货,像鲅鱼,大鲳鱼,海鳗,今年长梢听说也挺值钱。”说起这近年来渔业的发展变化,从事海上捕捞30多年的渔民张守禄深有感触。

随着城市发展规划和港口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原先的一些沿海小型渔村码头相继撤并整合,改建为多个大型高标准渔港码头,打造成为多个渔港经济区。而通讯技术的发展,也使日照市渔船的通讯系统和安全防护系统完成更新换代。

“以前是用单边带,用对讲机,现在都是用卫星传输,直接在家里看监控,直接用卫星电话,和家里联系,设备非常先进。”大陈家沟村村委会主任陈为增介绍说。

作为全市最大的海水养殖基地,1975年建厂的日照市万宝水产集团总公司养殖面积达2800亩,在出产日本对虾、梭子蟹、海参等主打海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渔旅融合、水产品加工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日照市万宝水产集团总公司办公室主任张传欣称,他们重点要在打造全国渔业生产基地上下功夫,结合优势资源,发展以渔业为主的一个特色旅游,让游客参观体验,切身体验这些项目。

而在日照东部的黄海海域,一场深远海养殖革命也在悄悄进行。从孵化育苗,到养殖工船,再到“深蓝一号”下水投用,日照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等多家高效和企业紧密合作,利用三年时间,先后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利用黄海海域中部的大型冷水团,开启了在世界暖温带海域养殖三文鱼的先河,有望成为一个涉海领域的千亿级产业。

日照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董威说,“深蓝1号”从今年七月第一批鱼苗投放至今,经历过大大小小9次台风的考验,运行都很正常。现在鱼苗已经长到1到2公斤,预计春节前后,老百姓就能吃到第一批三文鱼。

今年9月,满载1000多吨鱿鱼的巴拿马籍“大西洋宝石号”运输船成功靠泊岚山港。这是日照市首支远洋渔船船队出海作业捕捞的西南大西洋渔获物运回母港,标志着日照市远洋渔业发展的短板正在逐渐补齐。

日照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朱景友称,通过远洋捕捞企业和加工企业的战略联盟,通过远洋渔业政策的扶持,政策的引导,可以延长产业链条,促进海洋渔业提质增效,实现渔业的新旧动能转换。

日照市海域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有着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和发展空间。据了解,1978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只有43296吨,到2017年末,这一数据达到54.75万吨,是40年前的12.6倍;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5.68万公顷,产量约为海洋捕捞产量的3倍。按照日照市推进“海上粮仓”建设实施意见规划,到2020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将达到63万吨,水产业总产值达到459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万元。在发展海洋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日照渔业发展正昂首阔步迈上新的台阶,迎来新的春天。(日照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 刘献琦 陈忠满 裴斐)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