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山东大学第二届齐鲁青年论坛主论坛举行

山东大学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10月17日上午,山东大学第二届齐鲁青年论坛主论坛在中心校区举行。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马晓磊出席活动并讲话。

2017年10月17日上午,山东大学第二届齐鲁青年论坛主论坛在中心校区举行。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马晓磊出席活动并讲话。

樊丽明表示,山东大学设立齐鲁青年论坛,就是为了给海内外青年杰出人才搭建一个沟通、交流、互动的有效平台,希望本次论坛的举办能够为杰出青年学者创设一次分享学术、激荡智慧、拓宽视野、助力发展的良好机会,为广大海内外青年才俊开辟一条走进山东大学、加盟山东大学的绿色通道。她从辉煌历史、卓越追求、爱才传统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基本情况,并对学校“顶天立地”的工作思路作了具体阐述。她强调,一流的人才队伍是一流大学的先决条件和基础支撑,近年来,全校上下将人才工作提到至关重要的地位予以高度重视,确立了“学科建设是龙头,队伍建设是核心,人才工作是关键”的指导思想,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她还从创新工作机制、完善人才体系、健全评价机制、提高待遇水平、注重发展扶持等方面介绍了山东大学近几年人才工作的重要举措。

樊丽明指出,今天的山东大学正生机勃发、豪情满怀地站在续写百年华章的历史新起点上,真诚欢迎各位青年才俊来这里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广泛了解山大故事、深入接触山大文化、更多了解山大学科。热忱期待各位朋友能够加入山东大学这个大家庭,与我们携手,在学校新百年的历史征程中、在国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共同创造时代辉煌,精彩书写人生华章。

马晓磊在讲话中介绍了山东省在经济、文化、创新创业、科研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山东省的人才强省战略和山东省在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作了具体说明,重点介绍了“泰山学者工程”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两大品牌,并对配套政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马晓磊表示,山东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关注山东大学的发展,积极支持山东大学建设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国际性、引领性的世界一流大学。山东省委组织部作为全省人才工作牵头、协调的总部门,始终将山东大学作为重点合作的单位,下一步,省委组织部将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山东大学引进更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希望各位青年才俊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山东大学,关注山东,加深友谊,深化合作。

山东大学副校长韩圣浩主持主论坛。山东大学杰出青年教师代表、青年千人、环境研究院杜林教授发言,介绍了自己三年前选择回国以及来山东大学工作的心路历程,分享了自己在山大工作期间的切身感受和收获,表示山东大学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良好的发展机会,是一个可以让青年学者奋斗一生的地方。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丁林桥、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纪敏、威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马绪福分别作济南、青岛、威海三地人才政策介绍,同时表达了欢迎海内外青年学者加盟山大、实现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山东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曲明军作山东大学人才政策介绍,从国家和部省人才项目、山东大学人才政策、支持保障条件等方面全面展示了山东大学的人才工作环境。随后,与会青年学者就“齐鲁青年学者”等人才项目申报、教学科研条件和生活保障措施等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

主论坛上,与会学者一起观看了山东大学宣传片,了解了学校基本情况。山东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科技厅、教育厅,济南、青岛、威海三地组织部门有关负责人;海内外青年学者;山东大学杰出人才代表,相关职能部门、参会学科负责人,专家学者;新闻媒体记者参加活动。

本届齐鲁青年论坛于10月16日至19日在济南举行,旨在搭建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学术交流的平台,通过学术报告和研讨,促进海内外青年学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论坛共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位海内外青年学者参会。论坛采取主论坛和分论坛相结合的方式,将于17日下午、18日在山东大学济南校本部、青岛校区、威海校区三地分别举行人文社科、物理、化学与化工、生物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土木工程、微电子、先进光电磁材料、电气工程、环境化学与生态学、大数据处理与可视计算、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光学高等研究中心、医学、威海校区等18个分论坛。分论坛包括学术报告会、学术沙龙等形式,将介绍各学科平台情况、支持保障条件和相关人才政策。

近年来,山东大学出台方案积极推进杰出人才体系建设。杰出人才体系按全职岗位、兼职岗位进行分类,全职岗位设山东大学荣聘教授、讲席教授、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学者、齐鲁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学者;兼职岗位设兼职讲席教授、兼职特聘教授。山东大学一系列人才政策和保障条件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内外人才项目对接、高低人才层次衔接、普遍提高人才待遇、全面实现目标管理。针对海内外青年学者,山东大学还推出了回国发展的成长路径,并从学科平台、引进政策、培养政策、校园环境、附属配套等方面全方位提供保障。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