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中国·山东故事】那一年的星寒夜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晚炊的薄烟淡淡地飘袅,硬风扫过街上的枯叶,村里人围在家里喝着才从锅里舀出来的热糊涂,有三两只黄色或黑色的狗卷曲在这家或那家的门口,几只鸡不声不响地卧在柴火堆上,暮色悄无声息地奄上来了。钮家沟村周围有不少穿瓦灰色军装的战士,右臂膊的臂章有“八路”字样。

一间低矮的茅草房里,掌着一盏马灯,八仙桌周围坐着或站着几个人,脸上大都挂满了凝重。一位戴着圆形镜片的中年人盯视着铺在桌子上的一张地图。一位身披大衣的瘦俏高个打破沉默,手指着地图的一角,“我的建议是向西北方向突围。”几道目光齐刷刷地聚向了他指示的位置。“越过汶河,穿过留田村,经孙祖直插岸堤,这里是咱们沂蒙山根据地的中心。”唯有戴圆形眼镜的那个人的目光没有移开他注视的方位,瘦削高个的人俯身向他,“快下决定吧,时间急迫啊!”

谁都清楚“急迫”这两个字在这一刻的重量,泰山一般压在心头。敌军压境,五万余日伪军兵分十一路扑向钮家沟一带,形势异常严峻,突出重围刻不容缓。钮家沟一带能投入战斗的只有一个特务营,其他两千多人却是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中共山东分局、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的机关人员。最新的侦察报告,距离钮家沟最近的敌人已不到二十里了。

“向南!”戴圆形眼镜的中年人嚯地立起身,一只拳头在地图的一个方向重重地砸了一下。屋里几个人的目光都闪现出了惊疑。瘦削高个的人摇摇头,“我的意见还是向西北突围。”先前经过分析判断已集体否决了东、西、北三个突围的方向,看来只有西北是突围的可行方向。戴圆形眼镜的中年人脸上十分沉静,两道睿智的目光从镜片后透射出来, “向南!”话音斩钉截铁。其他人怎么能没有疑虑啊,向南直指临沂城,敌人实施的这次铁壁合围,重兵就是从临沂城大本营出动向北扑过来的,向南那就是龙潭虎穴!

留田村东,汶河自北蜿蜒而至,空阔的沙滩上队伍整装待发,参谋长简要的下达了向南突围的命令。三千人的队伍涉过汶河,越过张庄,只听得见“沙沙”的急速行军的步伐声,整个队伍连一声低沉的咳嗽声都听不到。穿过了高里集,渡过了蒙河,前面不远一溜南北纵横十余里的山岭上隔不远一堆篝火,火光里映照着敌人的身影和刺刀的闪亮。队伍没有停下来隐蔽,山岭下的坎坷小路上有序地急速前进,有时都能隐约听到山头上敌人的喊话。这支非战斗编制的队伍,虽然有的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没有一个人出现慌乱,更没有一个人发出一点声响。一个女兵脚崴了,身体趔趄了一下,疼得额头上冒出了细汗,一声未吭,咬着牙紧跟着队伍,一个感冒的士兵咬得嘴唇都出了血,嗓子眼痒痒的像有蚂蚁在爬动,硬是没有咳出一声。子夜时分,队伍到达了临沂城北的白沙埠,悄无声息地穿过了敌人的三重封锁线,回望山头上的篝火,已很是暗淡了。队伍稍事休整,转折西行。初冬夜空的寒星,在这一夜似乎忘记了眨眨眼,透过薄白的浮云,定定地看着这支部队,是不是惊呆了这支部队的神奇?

西进百里,穿过了整个费县,到达平邑,东方已是曙色初现。队伍在蒙山南麓的一个山村驻扎下来,没费一枪一弹,没有一人伤亡,突出了数万重敌的包围,这一天是1941年11月5日。

钮家沟村西北方向,就像平静的水面底下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旋涡,日军在这里布下了天罗地网,张开了一个吃人的大口袋。侵略者的算计落空了,张开的大口袋吃进去的只是一阵一阵的寒风。这次扫荡沂蒙山根据地的敌酋烟峻六惊叹,这是神将才能完成的突围。

朝霞升腾,一轮红日喷薄欲出,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和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走向沐浴在霞光中的戴圆形眼镜的中年人,两个人同时招呼着“罗政委”,罗荣桓转过身,三双坚强有力的大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作者:董士君)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