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职融合探索长清教育改革发展新思路
2018年3月4日,随着新学期的开始,长清中学和长清职业中专正式开启“长中·职专” 校级融合,尝试办学新模式,探索普职融合新路径,为学校多元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我们将充分发挥长清中学的文化课教学优势与长清职专的技能培养优势,实现两个校区之间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促发展。”长清中学、长清职业中专校长王家政表示,我们既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优秀技能人才,同时也将满足部分学生通过就读高中考取大学的需求。
普职融合打破校级交流管理壁垒
实施学校行政管理交流。3月4日至9日,两校开展了“校级融合行动周”,共同检查观摩两校教师上课、学校办公秩序、值班人员到位以及学生晚自习和就寝秩序等情况,班子成员互谈经验、分享心得、交流体会,并进一步建立班子成员常态交流机制,制定校级班子互访、交流学习内容、形式及时间安排。加强领导干部交流,组织两校中层领导干部、教研组长及优秀教师代表,通过参观学习、座谈交流,深入学校、课堂,考察学校管理模式、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文化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党建工作、校本教研、德育建设、教育科研等。开展联合会议交流,两校四个校区实行每两周一次联合交班会,落实全员值班制度,就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问题以会议研究、值班交班等形式开展探讨。推进联合巡查交流。两校联合检查学生早自习、晚自习、放学、就寝等纪律养成,强化学期初学习生活习惯,树学风、促提高。加强学生学习体验交流,组织学生参加联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两校学生“手拉手”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普职融合开辟资源共享新途径
“通过职专的平台,为长清中学学生体验社会实践、职业规划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技术性的支持;借力长清中学的艺术特长资源,加强师资力量,启动长清职专综合高中的小语种建设计划,实施综合高中部的艺术转型工作。”校长王家政说,我们将积极协调开辟、学分互认渠道,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长清中学学生可以进入职专参加春季高考、单招考试进入高等院校,或经过培训(对接职教专业教学计划和企业用人标准),直接步入社会(推荐就业);职专学生也可以到长中跟班学习,去圆自己的大学梦,以此搭建多元化通向成人成才的立交桥。
在校级融合改革中,两个校区首先解决了学校层面专业师资缺乏、场地及设施等不足问题,打破长期以来普通高中与职业中专之间围墙,在实施真正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施真正的人才共育。一方面消除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普通教育重理论、职业教育重实践的对学生进行片面教育,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流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助推波澜的作用。另一方面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践,去体验、感受职业环境,不断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
普职融合推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职业教育和普高教育二者文化各不相同,促进使教师之间快速融合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两所学校改革发展面前的现实问题。两所学校重点通过教研组与年级组的互助与合作,极力让长清中学“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和职专导师制、项目教学法有机融合,全面激发教师们学课标、热教研、了教学、寻教法、研考纲、求效益的比学赶帮超的教育教学氛围。在两种体制交流融合中,重点加强教师校级融合课堂教学交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评课,通过双方教师上观摩展示课、示范课、公开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在此基础上,就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问题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整体提高。普职融合,盘活现有的职教资源,提高学校综合实力,而且能带动层次、类型、专业、办学主体等其他结构性因素的全面优化。
“两校合作成常态,普职融合谋发展”。随着普职融合不断深入和落实,为教师专业的成长提供了新路径,为学生的成长成功架设了新桥梁,为学校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新丝路,学校结对帮扶优势互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实现了普职两校的“双赢”,长清教育必将走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成功之路。
(通讯员:马德川)

